包兰铁路的意思、包兰铁路的详细解释
包兰铁路的解释
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词语分解
- 包的解释 包 ā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坕 )包。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总揽,
-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由钢轨构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现在通常为钢制,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详细解释亦作“銕路”。有钢轨的供火车行驶的
网络扩展解释
包兰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华北与西北的重要铁路干线,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一、基础信息
- 起止点与长度:自内蒙古包头站至甘肃兰州站,全长约990公里。
- 建设时间:1954年10月开工,1958年7月通车,同年10月正式运营。
- 途经省份:横跨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串联包头、银川、中卫、兰州等城市。
二、工程特点
- 沙漠铁路:约140公里穿越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建设中面临高温(地表达74℃)、沙尘暴(年风沙天数200天)等极端环境。
- 治沙成就:
- 首创“麦草方格沙障”技术,结合种植沙蒿、柠条等固沙植物,形成生态防护体系。
- 该技术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保障铁路安全运行超半个世纪。
三、战略意义
- 经济作用:促进内蒙古、宁夏的资源开发,加强华北与西北的物资流通。
- 交通网络:东接京包铁路,西连兰新、兰青铁路,构成北京至兰州的重要通道。
四、历史背景
- 最早勘测于1925年,但因技术、资金问题搁置;新中国成立后纳入“一五”计划,1952年重启勘探。
- 分东(包头-银川)、西(兰州-银川)两段施工,1958年全线贯通。
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内蒙古历史记录)、(搜狗百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包兰铁路是一条位于中国的铁路线路。它连接了广东省的包头市和山东省的兰州市,全长约500公里。这条铁路是为了加强东西方地区的交通联系而修建的。
拆分部首:包兰铁路的汉字分别由“⺜”、“兰”和“钅”组成。
笔画:包字有5画,兰字有5画,钅字有5画。
包兰铁路的名称中,“包”字是因为起点在广东省的包头市,而“兰”字则代表终点在山东省的兰州市。这条铁路线路的命名来源于起点和终点城市的名称。
繁体字写法:包兰铁路的繁体字写法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由于包兰铁路是现代建设的铁路线路,所以没有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例句:从广东的包头市乘坐包兰铁路,可以直达山东的兰州市。
关于包兰铁路的组词,我们可以以“铁路”为关键词,来组成“高铁路线”、“铁路交通”等相关词汇。
近义词:包括“广兰高铁”、“东西快线”等,都指代相同的铁路线路。
反义词:不存在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将“包兰铁路”与其他无关的铁路线路进行对比,来突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