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婁的意思、兜婁的詳細解釋
兜婁的解釋
形容狀如篼簍。 宋 沉遼 《踏盤曲》之二:“山祥水氣不斷處,壞木燒作兜婁煙。”
詞語分解
- 兜的解釋 兜 ō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兜鍪。 口袋:網兜。 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兜風。用手巾兜着。 環繞,圍繞: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攬:兜售。兜銷。兜攬。 承擔,包下來:出事我兜着。 筆畫數:; 部首:兒;
- 婁的解釋 婁 (婁) ó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兜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形狀類似篼簍(一種竹編容器)的物體或狀态。以下為詳細解析: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
“兜婁”由“兜”和“婁”組成,其中“兜”指口袋或兜狀物,“婁”在此處無獨立含義,組合後形容篼簍狀的形态。例如,宋代沈遼的詩句“壞木燒作兜婁煙”中,用“兜婁”描繪煙霧盤旋如篼簍的意象。
-
篼簍的關聯
篼簍是一種傳統竹編容器,常用于盛放物品或捕魚。因此,“兜婁”常借指圓筒形、中空或盤旋狀的事物,如煙霧、雲氣等。
出處與例句
- 文學引用
宋代沈遼的《踏盤曲》中提到:“山祥水氣不斷處,壞木燒作兜婁煙。”此處通過焚燒朽木産生的煙霧形态,比喻“兜婁”的篼簍狀特征。
相關拓展
-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籍或文學研究,屬于生僻詞彙。
- 同類型詞彙
類似形容形态的古漢語詞彙還有“盤桓”“逶迤”等,均以比喻手法描繪具體形狀或動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詩詞注解類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兜婁》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兜婁(dōu lóu)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流行于中國福建省漳州市一帶。它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懶散或困意沉重的狀态。在這一地區,當人們感到疲勞或懶洋洋時,他們會使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或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兜(周圍囊袋)中包含了八個部首,分别是八、丶、兒、匕、刀、厶、又、口,總共有7畫。
婁(婁底)中包含了七個部首,分别是女、丶、力、扌、又、大、兒,總共有9畫。
來源:
《兜婁》一詞源自福建方言,它在當地被廣泛使用,作為形容一個人懶散或困倦的說法。
繁體:
《兜婁》是《兜婁》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兜婁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此詞是一個方言詞彙,因此可能沒有固定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昨天晚上加班太久了,今天早上連兜婁都走得很困。
2. 這種天氣真讓人感到兜婁,想要一直躺在床上。
3. 他懶洋洋的樣子就像個兜婁的貓。
組詞:
兜婁并沒有常見的詞組或合成詞。
近義詞:
懶散、困倦、疲倦、遲緩。
反義詞:
精神煥發,活潑、敏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