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脯修的意思、脯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脯修的解釋

(1).幹肉。《禮記·曲禮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 孔穎達 疏:“脩亦脯也。” 宋 陸遊 《鸱鴉》詩:“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明史·後妃傳一·太祖孝慈高皇後》:“居常貯糗糒脯脩供帝,無所乏絶,而己不宿飽。”

(2).猶修脯。泛指學費。 清 吳定 《重建古紫陽書院記》:“復約紳士請于所司,于鹽莢之例應動支者,歲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兩,為多士久長脯脩之費。”參見“ 脩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脯修”是古代漢語中特指經加工制成的幹肉類祭品或禮物,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詞義解析

“脯”本義為肉幹,《說文解字》釋為“幹肉也”(來源:《說文解字·内部》);“修”通“脩”,《周禮·天官·膳夫》鄭玄注:“脩,鍛脯也”,指捶搗加姜桂的幹肉(來源:《周禮注疏》)。二字連用特指經捶搗、香料腌制的精制肉脯。

二、禮制功能

《禮記·郊特牲》載“脯修,祭祀之笾實也”,說明其作為宗廟祭祀的供品(來源:《禮記正義》);《儀禮·士昏禮》記載納采時“束帛俪皮,庭實用脯修”,表明其在婚禮等儀式中具有饋贈功能(來源:《儀禮注疏》)。

三、工藝特征

據《齊民要術》記載,脯修制作需經“切肉為片→鹽漬曝曬→捶搗入味→重漬陰幹”四道工序,與普通肉幹相比更強調香料添加與口感柔化(來源:《齊民要術·脯臘篇》)。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禮制、飲食文化的學術著作中仍具重要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脯修”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幹肉

指經過風幹或腌制處理的肉類食品,常用于古代祭祀、宴飲或日常儲備。

2.泛指學費

古代學生向教師緻送的酬金(通常以幹肉為禮),後引申為學費的代稱。

讀音與結構

關聯詞

别人正在浏覽...

班家女師抱樸含真别傳陳首初衷村寨督師飛衛風通道會分庭負筭幹侯格薩爾王傳戈殳乖别和舒宏揚牋表警畏胫衣近裡矜慎積稔訣脈橛頭科套酷暴來禽酪粥類從零畸淩窘柳綿留有餘地碌碌終身鹿樹蠻榼猛鸷夢梓彌敬民正母師内障樸忠潛退氣象一新雀芋人比黃花瘦任車喪煞沈宏十族騰踏腆贈頭腦無荒鄉下人嫌好道歹獻狀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