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首的意思、陳首的詳細解釋
陳首的解釋
自己供認所犯罪行。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蘇州客》:“陰冥吏嚴,不得陳首,藉君為郵送之耳。”《明史·陳彥回傳》:“以祖母存,恐陳首獲罪,隱忍二十年。”《三國演義》第五九回:“如有病者,即設壇使病人居於靜室之中,自思己過,當面陳首。”
詞語分解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陳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én shǒu,其核心含義是自己供認所犯罪行,即主動坦白或自首。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陳首”指犯罪者主動向官府或相關機構供認罪行。該詞強調“主動陳述”,區别于被動揭發或審訊後的招供。
2.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唐代:李復言《續玄怪錄·蘇州客》提到“陰冥吏嚴,不得陳首”,說明古代司法體系中對自首的嚴格态度。
- 明代:《明史·陳彥回傳》記載“恐陳首獲罪,隱忍二十年”,反映自首可能面臨刑罰的現實。
- 小說:《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描述病人需“自思己過,當面陳首”,将宗教忏悔與法律自首結合。
3.延伸背景
“陳首”體現了古代法律中“自首減刑”的觀念,如《唐律疏議》規定自首者可減輕處罰,但若隱瞞或反複犯罪則加重。這種制度設計旨在鼓勵悔過,同時維護司法權威。
4.現代關聯
現代法律中的“自首”概念與“陳首”一脈相承,均強調主動供述罪行以獲得寬大處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明确自首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陳首”從古至今承載着法律與道德的雙重意義,既是對犯罪者的心理拷問,也是司法制度中權衡懲罰與寬恕的體現。如需更全面文獻例證,可參考《續玄怪錄》《明史》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首(chén shǒu)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人名的姓氏“陳”。陳字可以拆分為部首“阝”和“東”,共有9個筆畫。現代漢字中,陳的繁體字形為「陳」。
陳字最早來源于古代的甲骨文,它是由象征居住的“阝”部首和表示方向的“東”所組成的漢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陳字是由3個橫畫和6個豎畫所構成的。
以下是陳首的例句:
1. 陳先生是我們學校的校長。
2. 她的名字是陳麗華。
陳首的組詞包括:陳舊、陳述、陳列等。
陳首的近義詞是姓氏陳的其他寫法,如陳或貞。
陳首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