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狀的意思、獻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狀的解釋

(1).謂觀裸狀之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晉侯 ﹞入 曹 。數之,以其不用 僖負羈 而乘軒者三百人也,且曰‘獻狀’。” 惠棟 補注:“獻狀,謂觀狀也。先責其用人之過,然後誅觀狀之罪。”相傳 晉文公 骈脅,而 曹公 曾近觀其裸浴,故責其觀裸狀之罪。

(2).呈現某種形态;做出某種姿态。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簡偉塞門,獻狀絳闕。”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豈與夫冠猴獻狀,評議其得失者哉!” 浦起龍 通釋:“獻狀,媚态也。” 宋 黃庭堅 《勝業寺悅亭》詩:“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 元 尹廷高 《雨中度江見海怪出沒》詩:“江神唯識詩客意,故爾獻狀聊相娛。”

(3).投獻的狀紙。《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璩公 歸去與婆婆説了。到明日寫一紙獻狀來府中,郡王給與身價,因此取名 秀秀養娘 。”按,此指賣身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獻狀”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文獻和語言學分析,該詞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一、觀裸狀之罪(曆史典故義)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重耳因曹共公曾偷窺其裸浴(骈脅),在攻入曹國後以“獻狀”質問其罪。此處“獻狀”指要求對方呈報罪狀,特指觀裸行為的僭越之罪。注:此義存在學術争議,如杜預注解認為指“獻功狀”,但後世學者多從《國語》等記載支持觀裸狀之說。

二、呈現形态/姿态(文學描述義)

常見于詩詞文賦,如:

三、投獻狀紙(文書制度義)

見于宋元話本《碾玉觀音》,指璩公遞交賣身契約的文書行為。此類狀紙多涉及人身依附關系的建立。

▼ 詞義辨析

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左傳注疏》等典籍(對應、2、7),網絡釋義需注意甄别。如将“莫不獻狀”曲解為否定句式,實屬誤讀,應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狀的意思

《獻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向某人或某個機構獻上的陳述、報告、請求、祝福等文件或文字。它是由“獻”和“狀”這兩個字組合而成。獻意為向人奉上、送上,狀意為文書、文件,所以獻狀指的是向人或機構奉上的文書或文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獻狀的拆分部首為犬(犭)和言(讠),其中犬作為獨立的部首,表示與犬有關的字詞,而言是表示與言語有關的字詞的部首。獻狀總共有1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獻狀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于《漢書·雜志》。在繁體字中,獻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獻狀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有一些差異。獻狀的古字形為「獻狀」,其中的“狀”字使用的是犬旁作為偏旁,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這種寫法在秦朝以前較為常見。

例句

1. 他向法院提交了一份獻狀,詳細陳述了自己的争議。

2. 我們校長收到了一封學生們寫的獻狀,表示感謝和祝福。

組詞

獻狀的相關詞彙有:獻書、獻藝、獻詩、獻身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獻狀的近義詞包括:陳述、報告、請求、申請等。反義詞則取決于具體的情境和語境,例如,獻狀的反義詞可以是接受、不提起或關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