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菩提樹。也譯作阿沛多羅樹。 釋迦牟尼 在此樹下得道成佛。《法苑珠林》卷十三:“自鹿樹表光,金河匿曜。故像法衆生,歸向有徵。”
“鹿樹”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鹿樹即“菩提樹”,梵語音譯為“阿沛多羅樹”。它是佛教聖樹,因釋迦牟尼在此樹下悟道成佛而聞名。例如《法苑珠林》記載:“自鹿樹表光,金河匿曜”,這裡的“鹿樹”象征佛法啟明的場所。
在部分語境中,“鹿樹”被解釋為成語,比喻人或事物出現在錯誤的位置,類似于“鹿在樹上”這種違反常理的現象,用以批評不合常規的行為。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且未被主流辭書廣泛收錄。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佛教典籍或權威辭書(如、4)。
《鹿樹》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一種樹木上長有的鹿角狀的突起”。
根據字典的解釋,《鹿樹》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0畫。
《鹿樹》這個詞是由兩個原本意義完全不同的字合成的。其中,“鹿”代表了鹿類動物,而“樹”代表了樹木。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這個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鹿樹》在繁體中被寫作「鹿樹」。
在古代漢字中,“鹿”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上形狀相近。而“樹”字的古代寫法是「樹」。
1. 在森林裡,我看到一棵樹上長着一對鹿樹。
2. 這棵樹上的鹿樹形狀獨特,非常吸引人。
1. 果樹
2. 松樹
3. 桃樹
4. 樹苗
5. 樹林
1. 角狀突起
2. 鹿角
3. 樹膨
沒有特定的反義詞與《鹿樹》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