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戈殳的意思、戈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戈殳的解釋

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丹旗燿野,戈殳晧旰。” 唐 徐堅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鼙鼓喧雷電,戈殳凜雪霜。”戈殳,一本作“ 戈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戈殳”是漢語中一個組合型古兵器名詞,由兩種古代兵器名稱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權威字書解釋:

戈(來源:漢典

甲骨文象形字,本義為“平頭戟”,指一種橫刃長柄的古代兵器,用于橫擊、鈎殺。商周時期為戰車标配武器,後引申為戰争象征,如《詩經》中“稱爾戈矛”即指兵器。

殳(來源:國學大師

字形從“又”(手)持器械,本義為“撞擊兵器”,形似長棍,頂端有棱無刃。《周禮》記載其為“五兵”之一,後演變為儀仗禮器,如《詩經·伯兮》中“伯也執殳”描述其軍事用途。

戈殳連用(來源:漢典

兩字并列構成聯合式合成詞,泛指古代兵器或代指戰争場景。如唐代韓愈《祭馬仆射文》中“戈殳鬭嘩”形容戰場喧嘩,明代何景明《内篇》以“戈殳又禁”指代武力禁令。

網絡擴展解釋

“戈殳”是古代兩種兵器的合稱,現多用于泛指兵器或引申為武力手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戈:長柄兵器,前端有橫向刃,主要用于勾啄攻擊,商周時期廣泛應用。
殳:長棍形兵器,早期為竹木制,後期出現金屬刃頭,常用于打擊或投擲。
二者合稱時,可代指古代戰争中的各類武器,如《七啟》中“丹旗燿野,戈殳晧旰”即形容軍容壯盛。

二、引申含義

  1. 武力象征
    成語中常以“戈殳”比喻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如“戈殳凜雪霜”(徐堅詩句)暗指武力威懾。
  2. 強硬态度
    現代語境中也可形容強勢行為,例如“談判桌上擺戈殳”指采取高壓姿态。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考據

唐代《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等文獻顯示,“戈殳”在古詩詞中常與“鼙鼓”“丹旗”等意象并列,強化軍事氛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出處,可參考權威典籍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媕陋本年度避讐憯酷春望代敍大暮點鬼録多末讀者文摘發凡起例風檐風豔複元赅綜宮棊光德鼓唇酤賣洪枝滑嵇驕貪讦讪徑造龛敵抗鬥科舉年坤車阃望樂推量程裡堠例銀亂代馬路媢克南溪逆流而上滂母鵬雲瞥一眼前貫七搭八茕茕七真麴王任重緻遠日偏食撒手十二處食息食輿私谶天方退贓委延文販吳鈎小比細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