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殳的意思、戈殳的詳細解釋
戈殳的解釋
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丹旗燿野,戈殳晧旰。” 唐 徐堅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鼙鼓喧雷電,戈殳凜雪霜。”戈殳,一本作“ 戈劍 ”。
詞語分解
- 戈的解釋 戈 ē 古代的一種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幹(乶 )戈。倒(僶 )戈。枕戈待旦。 姓。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殳的解釋 殳 ū 古代的一種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無刃。 戟柄。 古八體書之一:殳書(用于兵器上)。 姓。 筆畫數:; 部首: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戈殳”是古代兩種兵器的合稱,現多用于泛指兵器或引申為武力手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戈:長柄兵器,前端有橫向刃,主要用于勾啄攻擊,商周時期廣泛應用。
殳:長棍形兵器,早期為竹木制,後期出現金屬刃頭,常用于打擊或投擲。
二者合稱時,可代指古代戰争中的各類武器,如《七啟》中“丹旗燿野,戈殳晧旰”即形容軍容壯盛。
二、引申含義
- 武力象征
成語中常以“戈殳”比喻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如“戈殳凜雪霜”(徐堅詩句)暗指武力威懾。
- 強硬态度
現代語境中也可形容強勢行為,例如“談判桌上擺戈殳”指采取高壓姿态。
三、使用場景
- 文學作品中渲染戰争場面,如三國曹植《七啟》的戰場描寫。
- 曆史或軍事讨論中泛指冷兵器時代的武器類别。
四、相關考據
唐代《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等文獻顯示,“戈殳”在古詩詞中常與“鼙鼓”“丹旗”等意象并列,強化軍事氛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出處,可參考權威典籍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戈殳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種古代兵器,即戈。它是一種長杆上裝有鋒利鐵刃的武器,通常用于戰争和戰鬥。
戈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戈:上部為戈部,獨體字,總筆畫2;
- 殳:上部為殳部,總筆畫4。
戈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典籍。在古時候,戈殳是軍事上常用的兵器之一,特别在戰争中的近戰和陣地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繁體字中,戈殳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戈的寫法有多種,最早的形态為象征兵器的形狀,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所見的形态。而殳的寫法也有多種變體,如扌、夂等。
以下是關于戈殳的例句:
1. 周瑜揮動戈殳,勇猛地沖向敵人。
2. 農民起義中,他們手持着戈殳與統治者作戰。
3. 這個博物館裡展示了各種古代的戈殳。
戈殳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決定,因為它通常是以整體形式出現,并沒有較多的派生詞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描述和詞語更為恰當。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有其他問題,我将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