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母師的意思、母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母師的解釋

(1).母親的典範。

(2).傅母,女師。母,通“ 姆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寵,賴母師之典訓。” 李賢 注:“母,傅母也。師,女師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诏策》:“ 班姬 《女戒》,足稱母師也。” 宋 張孝祥 《回韓崧卿定書》:“習母師之訓,敢雲 張仲 孝友之風;承舅姑之賢,庶圖 韓姞 燕譽之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母師”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母親的典範
    指品德高尚、行為可被效仿的母親形象。例如《後漢書·列女傳》記載的魯國寡母,因言行一緻、守信重諾,被魯穆公賜尊號“母師”,成為貴族女性學習的榜樣。

  2. 傅母與女師
    古代宮廷或貴族家庭中負責教導女性禮儀、德行的專職女性教育者。“母”通“姆”,即保姆或教養者,“師”指教師,二者合稱代指女性導師。


二、典故與文獻依據


三、延伸理解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母親角色與女性教育者的雙重推崇,既強調家庭倫理中的母德,也反映貴族階層對女性教育的制度化需求。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女性史或倫理思想時引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原文,可查閱《後漢書·列女傳》或《文心雕龍》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母師的意思

“母師”是一個漢字詞組,指的是教育者中的母親或母親般的人,也可以泛指具有母親般關懷和教育精神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母師”的部首是“母”,共有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母師”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是将“母”和“師”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母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母師”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顯著的變化。

例句

1. 她是一個慈愛而嚴謹的母師,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和尊敬。

2. 我的母師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和知識,讓我受益終生。

組詞

母性、母愛、師長、師生、師者、師訓

近義詞

教育者、教師、導師、老師

反義詞

學生、受教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