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袱駝的意思、袱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袱駝的解釋

駝在馬上的包裹。《水浒傳》第二回:“當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做一擔兒打挾了,又裝兩個料袋袱駝,拴在馬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袱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袱駝(拼音:fú tuó)指駝在馬上的包裹,即用布料包裹行李後固定在馬背上攜帶的物件。該詞最早見于《水浒傳》第二回,描述王進母子收拾行李時“裝兩個料袋袱駝,拴在馬上”的情景。

二、延伸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 “袱”指包袱或布單包裹,“駝”本義為駱駝,此處引申為“背負”。組合後強調“用包裹負載于馬背”的動作。
  2.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古典文學作品,描述出行時行李的攜帶方式。例如《水浒傳》中,袱駝與“料袋”(裝飼料的袋子)并用,體現古人長途行裝的典型配置。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袱駝”可比喻背負過重的壓力或負擔,但這一引申義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擴展。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水浒傳》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袱駝》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意思:指人、動物等在背部馱載物品或乘坐的裝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袱:部首衣,筆畫6; - 駝:部首馬,筆畫7。 來源: 《袱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背負器械。在中國古代,人們常常使用袱子和駝峰來運送重物。由此産生了袱駝這個詞,形容人或動物馱載物品的狀态。 繁體: 《袱駝》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為「袱駝」。 古時候漢字寫法: - 袱: 古時的袱字在鹹豐字典中寫作「弗」+「步」,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 - 駝: 古時的駝字在鹹豐字典中寫作「或」+「馬」,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 例句: 1. 那個農民用繩子把袱駝綁起來。 2. 我們需要一隻袱駝來幫助搬運這些貨物。 組詞: 袱子、袱褂、袱包、馱車、馱運等。 近義詞: 馱、背負、扛、搬運。 反義詞: 放下、卸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