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稼成熟後的田壟。 宋 蘇轼 《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碧畦黃隴稻如京,歲美人和易得情。”
“黃隴”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指禾稼成熟後的田壟。其中“黃”指農作物成熟時的顔色,“隴”通“壟”,即田埂或田地間的高處。
結構與發音
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的《次韻秦少章和錢蒙仲》:“碧畦黃隴稻如京,歲美人和易得情。”詩句中“黃隴”描繪了豐收時節稻田金黃的景象,暗含國泰民安之意。
擴展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文學意境或相關詩詞,可參考蘇轼原詩及宋代田園詩作。
黃隴(huáng lǒng)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既是地名,也可以指代特定的地貌。
拆分部首:黃(⻢)+ 隴(阝)
拆分筆畫:黃(12畫)+ 隴(8畫)
黃隴是一個古代地名,指的是今天中國陝西省渭南市黃隴縣,地處隴東,所以稱為黃隴。
黃隴
在大篆和小篆時期,黃隴的寫法為「衁龍」。
1. 我們去黃隴遊玩,欣賞着那裡秀麗的風景。
2. 黃隴地區盛産優質的農産品。
黃隴縣、黃隴地區、黃隴風景區、黃隴山、黃隴村
隴東、渭南、黃陝
非黃隴、其他地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