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诏的意思、尺诏的詳細解釋
尺诏的解釋
指诏書。 宋 蘇舜欽 《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帷幄監前敗,降心問白屋。尺詔下中天,公車塞章牘。”參見“ 尺一 ”。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诏的解釋 诏 (詔) à 告訴,告誡: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帝王所發的文書命令:诏書。诏令。诏谕。奉诏。遺诏。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尺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ǐ zhào,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指诏書:古代皇帝頒布的正式命令或文書。其名稱來源于漢代制度,因诏書書寫所用的簡牍長度約為一尺一寸(稱為“尺一”),故以“尺诏”代指诏書。
二、詳細解析
-
曆史背景
最初指官員呈遞給皇帝的奏章,後演變為泛指上級對下級的正式公文或指示。例如宋代蘇舜欽在《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中提到:“尺诏下中天,公車塞章牍”,描述了诏書下達時的場景。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權威性指令,如帝王命令、上級指示或長輩教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中。
三、相關延伸
- “尺一”的由來:漢代诏書簡牍的标準長度為一尺一寸,因此“尺一”成為诏書的代稱,後衍生出“尺诏”“尺牍”等詞彙。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制度或具體詩詞引用,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诏》是一個詞語,表示尺子上的勒令文書或官方的命令。下面對《尺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尺诏》由“尺”和“诏”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尺”是由“屍”和“寸”組成,它的筆畫數是2;“诏”則由“讠”和“召”組成,它的筆畫數是詞彙【200個 筆畫 【02500個】】。
來源:《尺诏》這個詞語源于古代官吏使用尺子來量物品或給出命令的行為,因此形成了這個詞。
繁體:《尺诏》的繁體寫法是「尺詔」。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尺诏》在古代的寫法主要是指尺子上的命令文書。
例句:這個例句用來解釋《尺诏》的含義和用法。例如:“皇帝在古代常常通過尺诏向臣子發號施令。”
組詞:與《尺诏》相關的組詞可以是“尺子”、“尺寸”等。
近義詞:與《尺诏》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是“命令”、“告示”等。
反義詞:與《尺诏》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能是“自由”、“放任”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