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change rate] 某國貨币對外彙的比價
一個國家的貨币兌換其他國家的貨币的比例。也叫彙價。《解放日報》1942.1.4:“今後大後方( 重慶 、 昆明 )的外彙率不再為 上海 彙率所左右,而完全斷絕關系了。”
彙率(Exchange Rate)是指兩種不同貨币之間的兌換比率,即一國貨币相對于另一國貨币的價值或價格。以下是關于彙率的詳細解釋:
兌換比率
彙率表示一種貨币能兌換多少單位的另一種貨币。例如,1美元=7人民币,意味着用1美元可兌換7元人民币。
價值對比
它反映了兩國貨币的相對購買力與經濟實力對比,是國際貨币價值關系的體現。
國際貿易與價格比較
彙率是跨境商品和服務價格比較的基礎,直接影響進出口成本。例如,人民币貶值可能促進中國商品出口。
外彙交易與投資
作為外彙市場的核心指标,彙率影響企業、投資者的跨境交易決策和風險管理。
國際收支平衡
彙率波動調節一國的貿易順差或逆差,進而影響經濟穩定。
固定彙率
由政府制定并控制波動範圍(如曆史上的金本位制)。
浮動彙率
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多數國家采用此制度(如美元、歐元等)。
彙率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
彙率的标價方法包括直接标價法(如1美元=X人民币)和間接标價法(如1人民币=Y美元),不同表示方式會影響外彙交易策略。
如需進一步了解彙率計算或實時數據,可參考權威金融平台或政府經濟部門發布的信息。
彙率是指兩種貨币之間的兌換比率,它反映了一種貨币相對于另一種貨币的價值。
彙字的拆分部首為貝字旁和水字旁,共有12畫。
率字的拆分部首為王字旁和十字旁,共有11畫。
彙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爾雅》一書中,作為衡量貨币價值的參考标準。
彙率的繁體字為「滙率」,與簡體字寫法相比,僅字形稍有差異。
在古代,彙字通常寫作「彙」或「匯」。率字則保持現代和古代寫法相同。
1. 根據最新的彙率,一美元可以兌換6.4人民币。
2. 這家公司的彙率風險較低,因為他們進行了有效的外彙對沖。
3. 彙率的波動對國際貿易有着重要的影響。
彙率的相關組詞有:
外彙彙率、固定彙率、浮動彙率、實際彙率、即期彙率、遠期彙率等。
彙率的近義詞包括:兌換比率、貨币兌換率、外彙彙率等。
彙率的反義詞為固定彙率。在固定彙率制度下,貨币的價值是固定的,與其他貨币的比率不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