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寒澌的意思、寒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寒澌的解釋

(1).指解凍時的流水。 南朝 齊 王融 《沉冥地獄篇頌》:“炎山翻烈火,冰澗帀寒澌。”

(2).指寒涼的冰。 唐 鄭巢 《題崔行先石室别墅》詩:“桂陰生野菌,石縫結寒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寒澌(hán s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寒冷時節解凍流動的冰水,特指初春冰雪消融時形成的溪流或河水。其中“寒”強調低溫狀态,“澌”本義為水流聲,引申為流動的消冰之水。該詞多用于描繪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隱含季節更替的意象。

  2. 文學引申義

    在古典詩文中,“寒澌”常被賦予凄涼、蕭瑟的意境。例如宋代詩詞中用以渲染孤寂氛圍,如蘇轼“曉風吹浪作寒澌”一句,既寫實景,亦隱喻人生際遇的清冷漂泊之感。

  3. 構詞與演變

    “澌”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水索也”(水流盡),後與“寒”結合,強化了寒冷與消亡的雙重意象。明清文獻中,“寒澌”逐漸從具體物象擴展至心境描寫,如形容“功名如寒澌易逝”,體現時間流逝的蒼涼感。

  4. 權威典籍佐證

    •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嚴寒時的流水”。
    • 《辭源》(修訂本)注解:“澌,流冰。寒澌謂寒冰初解之水流。”
    • 王力《古代漢語》提及“澌”的聲訓淵源,印證其與冰雪消融的關聯性。

古籍用例

北宋梅堯臣《對雪憶林逋》詩:“寒澌雜澗落,凍樹連窗枯”,生動刻畫了冰雪融水與山澗交織的早春畫面,為典型用例(引自《全宋詩》卷二百五十一)。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
  3.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2018)
  4. 《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網絡擴展解釋

“寒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指解凍時的流水
    這一含義源自南朝齊王融的詩句“冰澗帀寒澌”(出自《沉冥地獄篇頌》),形容冰雪融化後流動的冰涼水流,常用于描繪初春時節的景象。

  2. 指寒涼的冰
    唐代詩人鄭巢在《題崔行先石室别墅》中寫道“石縫結寒澌”,此處“寒澌”直接指寒冷凝結的冰,突出其凜冽的質感。

補充信息:

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罷乏弁語表記不服氣蔀家嶒峨察捕誠愫嗤訝怆然蠢頑摧頽殦雕非奇負星竿頭日上給還革政蠱冶孩子們滑出律宦況賄求夥多鹄色建卯月矯诏寂絶久等軍略亢旸枯隕老公公裡老龍額侯珉砆蟠夔紋偏據遷軍請室奇蹄目任重道悠入團濡漬三好兩歹色覺哨壺神腳神機妙算神弦曲稅種數學課四行塘沽協定跳去玩影渥朱現打不賒像設蠍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