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古樂器名。亦泛指樂器。《梁書·張率傳》:“聽磬鎛之畢舉,聆《韶》《夏》之鹹播。”
“磬镈”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基本構成
泛指意義
二者連用可代指古代樂器整體,如《梁書·張率傳》中“聽磬鎛之畢舉”即描繪樂器演奏場景()。
在部分文獻中,“磬镈”被引申為成語,比喻品行高潔、不受外界幹擾()。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典籍例證,建議查閱《梁書》或專業音樂史資料。
《磬镈》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指一種古代樂器,形狀如斧頭,用于打擊磬石或其他樂器,産生音響效果。
《磬镈》的拆分部首是石和金,它們分别代表磬石和镈金屬。該詞彙由11個筆畫構成。
《磬镈》一詞起源于古代,用于形容打擊磬石的樂器。在古代音樂中,磬是一種重要的樂器之一,而镈是用來敲擊磬的道具。
《磬鏺》是《磬镈》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磬和镈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磬的古字形是“⺹戋”,它表示石頭的形狀。镈的古字形是“钅夂”,它表示金屬的形态。這兩個字形與現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仍然能夠識别出它們所代表的物品。
1. 樂隊演奏時,打擊手用磬镈敲擊磬石,傳遞出悠揚的音符。
2. 他在古樂器博物館裡見到了一對精美的磬镈,非常着迷。
組詞:磬石、磬台、磬音、磬礴、镈金、镈動等。
近義詞:磬斧、磬槌、铎槌等。
反義詞:磬石、镈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