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戒,勉勵。《國語·楚語上》:“ 叔時 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
“戒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戒”和“勸”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告誡達到勉勵的目的。以下是詳細解析:
“戒”的涵義
“勸”的涵義
二者結合後,“戒勸”既包含警示性規誡,又隱含正向激勵的雙重作用。
根據《國語》及詞典解釋,“戒勸”的完整定義為:通過告誡與勉勵相結合的方式,使人明辨是非、改過向善。其本質是教育與約束并重的教化手段。
《戒勸》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勸告或告誡人戒止某種行為或态度。
《戒勸》的第一個字是“戒”,它的部首是“戈”,總共有5畫;第二個字是“勸”,它的部首是“力”,總共有7畫。
《戒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的記載,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常用于寫作、演講等場合。
《戒勸》的繁體字是「戒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戒勸》一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要向他們戒勸不要走歪路。
2. 父母的戒勸讓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
1. 戒煙:勸告人停止吸煙。
2. 戒毒:勸導******者戒掉毒瘾。
3. 勸導:勸告、引導,使人改變想法或行為。
1. 勸告:指通過言語或行為引導、勸導他人,使其采取某種行動或改變态度。
2. 勸誡:教誨、規勸,使他人知罪改過。
放任:不幹涉、不勸誡,使其自由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