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鲠避的意思、鲠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鲠避的解釋

語本《國語·晉語六》:“除鯁而避彊,不可謂刑。” 韋昭 注:“鯁,害也。”後以“鯁避”謂避害。 唐 孫樵 《孫氏西齋錄》:“有所鯁避,則微文示譏;無所顧慄,則直書志慝。” 清 錢謙益 《跋王原吉<梧溪集>》:“ 謝皐羽 之于亡 宋 也, 西臺 之記,冬青之引,其人則以甲乙為目,其年則以羊犬為紀,廋辭讔語,喑啞相向,未有如 原吉 之發攄指斥,一無鯁避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鲠避”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作如下解釋:

1.詞源與基本含義

2.文獻用例

3.現代使用情況

提示

如需查閱具體文獻原文(如《國語》《孫氏西齋錄》等),可參考、2、3的出處。該詞因生僻性,建議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其細微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鲠避》的意思

《鲠避》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被困于困境中,無法擺脫或解脫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鲠避》這個詞的首部是魚,底部是避,共由17個筆畫構成。

來源和繁體

《鲠避》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教經典《道德經》。在《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中有一句“鲠避善賈,蹇是以觀其所以,困于蹇也。”這句話意思是指“困于蹇者,必然避害”。後來,人們将其中的“鲠避”作為一個詞彙單獨使用,來形容人陷入困境無法擺脫的狀況。

在繁體字中,鲠的字形和簡體字并無太大差别,避的字形稍有不同,但發音和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鲠的字形和現代基本相同,避的字形則有所不同。鲠的古代寫法一般是“魟”,避的古代寫法一般是“避”。

例句

1. 他因為失去了工作機會而陷入了鲠避的困境中。

2. 在這場不幸的意外之後,他感到自己陷入了鲠避的境地。

3. 這個項目的失敗使得公司陷入了鲠避的境地。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鲠視(指因為困境而難以睥睨整個局勢)、避世隱居(指遠離塵嚣,隱匿身份)、鲠人(指處境艱難的人)、避禍(指得以避免危險和災禍)等。

近義詞

與《鲠避》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陷困、困頓、逆境、泥淖等。

反義詞

與《鲠避》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解脫、擺脫、解困、自由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