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诟怒的意思、诟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诟怒的解釋

(1).怒罵。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養生》:“及 鄱陽王 世子 謝夫人 ,登屋詬怒,見射而斃。”

(2).怒,嗔怒。 唐 元稹 《苦雨》詩:“巢燕污牀席,蒼蠅點肌膚。不足生詬怒,但苦寡歡娛。”《資治通鑒·唐穆宗長慶二年》:“ 弓高 守備甚嚴。有中使夜至,守将不内,旦,乃得入。中使大詬怒。”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七:“鄉之紳士以為言,令詬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诟怒”是一個漢語詞語,結合古籍和權威詞典的解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詞義

  1. 怒罵
    指因憤怒而責罵他人。例如《資治通鑒》中記載的“中使大诟怒”,描述官員因不滿守将拒開城門而激烈斥責。
  2. 嗔怒
    單純表示憤怒的情緒,不伴隨言語攻擊。如唐代元稹《苦雨》詩中的“不足生诟怒”,強調因環境惡劣産生的煩悶。

二、字源解析

三、用法與語境

  1. 古籍用例
    • 唐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因具體事件觸發的強烈情緒,如元稹詩中的自然困境。
    • 《資治通鑒》則多用于政治場景,體現權力沖突中的斥責行為。
  2. 現代延伸
    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引申為“對錯誤行為的嚴厲批評”(如寓言中人們對搶奪桃子的猿猴的譴責),但此說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近義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不同釋義的演變,可參考《漢典》《資治通鑒》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诟怒》的意思

《诟怒》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公開指責或斥責他人的憤怒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诟怒》的部首是讠(讠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語言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字

《诟怒》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合并而成。其中,“诟”是由“言”和“後”組合而成,作為動詞,意思是指責或譴責。而“怒”則表示憤怒、憤怒的情緒。

在繁體字中,“诟怒”保留了簡體字的寫法,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诟怒”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繁體字的形成主要是在民國時期,而此時的字形已經比較接近現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我對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感到非常诟怒。

2. 微博上有人對政府的決策進行了诟怒。

組詞

相關的詞語有:诟病、诟谇(指責)、诟疾、怒氣沖天、怒不可遏。

近義詞

1. 責罵:表示責備、斥責。

2. 譴責:指公開譴責、斥責。

反義詞

寬容:指寬容對待、原諒他人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