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誤殺的意思、誤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誤殺的解釋

[manslaughter] 法律上指沒有殺6*人意圖,因失誤而傷人緻死

詳細解釋

法律用語。主觀上無殺6*人動機,因失誤而傷人至死(區别于“故殺”)。《元史·答裡麻傳》:“ 濟陽縣 有牧童,持鐵連結擊野雀,誤殺同牧者,繫獄數年。 答裡麻 曰:‘小兒誤殺同牧者,實無殺6*人意,難以定罪。’罰銅遣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誤殺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誤殺”是法律術語,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殺人故意,但因疏忽或過失導緻他人死亡的行為。其核心在于“過失性”與“非預謀性”,需結合具體法律條款判定責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法律定義與構成要件

  1. 主觀要件
    行為人無殺人故意,但存在過失。包括兩種情形:

    • 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行為可能導緻死亡結果,但因疏忽未能預見(如未檢查工具安全性導緻他人死亡)。
    • 過于自信的過失:已預見風險但輕信可避免(如超速駕駛自認技術好,卻撞死行人)。
  2. 客觀要件
    行為與死亡結果存在直接因果關系,且違反注意義務。


二、法律後果與刑罰

根據《刑法》第十五條,誤殺可能構成過失緻人死亡罪,刑罰如下:


三、與其他罪名的區别

情形 罪名 主觀意圖
無殺人意圖,因過失緻死 過失緻人死亡罪 過失
實施其他犯罪緻人死亡 可能轉化為故意殺人罪 間接故意(如暴力拘禁)
故意剝奪他人生命 故意殺人罪 直接故意

四、典型案例


五、相關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文或判例,可參考《刑法》第十五條及司法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誤殺

誤殺是指因誤判或錯誤行動而導緻他人死亡的行為。誤殺一詞由“誤”和“殺”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誤”字的部首為“讠”,共有7畫。“殺”字的部首為“木”,共有4畫。

來源

誤殺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莊公十五年》:“叔聲遇禍,曹刿假叔聲而誤殺之。”這裡的“誤殺”指的是曹刿之兄曹叔聲因被敵人誤認而遭到殺害。

繁體

誤殺的繁體字為「誤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誤殺可以寫作「誤殺」或「誤殛」,其中「殛」是指刑罰處決。

例句

他因為誤判而誤殺了無辜的人。

組詞

誤殺的組詞有:誤殺案、防止誤殺、杜絕誤殺等。

近義詞

誤殺的近義詞有:誤傷、錯殺。

反義詞

誤殺的反義詞是:故意殺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