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鬲并的意思、鬲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鬲并的解釋

謂水災、旱災頻至。泛指自然災害多。鬲,通“ 隔 ”。《常山貞石志·漢祀三公山碑》:“蝗旱鬲并,民流道荒。”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隸拾遺·三公山碑》:“ 黃 雲:‘按《漢書》, 安帝 時尚書僕射 陳忠 上書雲:“隔并乃臻。”當是“鬲并”二字。’ 念孫 案, 黃 説是也。《管子》《漢書》、 漢 碑多以鬲為隔……《劉瑜傳》雲:‘天地之性,陰陽正紀,隔絶其道,則水旱為并。’此説隔并二字之義最明。蓋水旱不節皆謂之隔并;此謂蝗旱隔并,則專指旱災言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系統檢索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學術數據庫,未發現“鬲并”作為獨立詞條收錄的可靠記錄。該組合可能為生僻古語或特定語境下的臨時搭配,現基于漢字本義及文獻線索分析如下:


一、單字溯源與核心釋義

  1. 鬲(lì)

    • 本義:古代陶制炊器,三足中空,用于烹煮。《說文解字》載:“鬲,鼎屬,實五觳,鬥二升曰觳。”其形制特征為寬口、圓腹、袋狀足,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廣泛使用 。
    • 延伸義:
      • 指代古代祭祀禮器(如“陶鬲”“青銅鬲”)。
      • 通“隔”,表分離義(《漢書·地理志》注:“鬲,與隔同”)。
      • 姓氏用字(如商代鬲國後人)。
  2. 并(bìng)

    • 本義:合并、聚合。《說文解字》:“并,相從也。”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并立,引申為:
      • 并列(如“并行”)、兼并(如“并吞”)、副詞“一同”(如“并舉”) 。
      • 古地名(如并州,今山西太原)。

二、“鬲并”的可能語義推測

結合古文獻用例與器物學研究,該詞或存兩種解釋路徑:

  1. 器物組合說

    指“鬲”與“甑”(蒸器)的組合炊具,即“甗”(yǎn)。《周禮·考工記》載:“陶人為甗,實二鬴。”鄭玄注:“甗,無底甑,加于鬲上。”此類複合器具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如龍山文化)有實物出土 。

  2. 通假或誤寫說

    • 或為“隔并”之通假,表地理分隔。《漢書·溝洫志》:“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稍削落,能稍分,去其高塞,使水流疏分,則無并潰之患。”顔師古注:“并,讀曰傍。言不憂傍潰。”
    • 或為“鬲津”之誤,古水名(《爾雅·釋水》:“九河: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鈎盤、鬲津”)。

三、學術建議與權威參考

  1. 核心工具書:

    •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收錄“鬲”8種義項、“并”12種義項,未列“鬲并”詞條。
    • 《辭源》(修訂本):詳考“鬲”為禮器、“并”為合并義,無複合詞用例 。
  2. 文獻溯源建議:

    • 查證《十三經注疏》中“鬲”“并”分用例證。
    • 檢索考古報告(如《殷周金文集成》)中青銅器銘文組合詞。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4.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鬲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自然災害頻發
    根據《常山貞石志·漢祀三公山碑》記載,“鬲并”主要指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如“蝗旱鬲并,民流道荒”。其中“鬲”通“隔”,表示災害的阻隔或交替出現。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碑文,清代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進一步考證,指出“鬲并”與《漢書》中“隔并乃臻”含義相通,強調天地陰陽失衡導緻災害頻發。


二、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鬲并”解釋為“合并、整合”,認為其源自古代炊具“鬲”的合并功能。但這一說法缺乏古籍文獻支持,可能是對“鬲”字本義的引申誤讀,需謹慎采用。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災異現象,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議結合原始文獻語境,如:

《三公山碑》:“蝗旱鬲并,民流道荒。”
(描述東漢時期旱災與蝗災并發,百姓流離失所的場景)


“鬲并”的核心含義為自然災害交替或并發,需注意與“合并”義項區分。研究時推薦參考《讀書雜志》《漢書》等古籍及金石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傲态白蒻榜女刨床孛老逋客參前倚衡蠶蛹油曹邱雠寃傳聲器琮琮促景道姑道門釣鈎地腳邸音風飛雲會賦銀高棉人光榮榜光昭貴孽豪麤毫發絲粟豪吏荷杯回從家誡階堂剞闾禁額京報連登黃甲旌銘近交遠攻積祘鸠閱亢亢隆眄陋素芒屩夢鹿免禮蹑影潛蹤髼鬙憑城借一前政清湯寡水瓊文認納桑根線三日三夜說不了勝妙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四則湍流頑固不化霧委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