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棉人的意思、高棉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棉人的解釋

也稱“柬埔寨人”。柬埔寨的主體民族。少數分布在越南、泰國、老撾等國。約790萬人(1985年)。講高棉語。多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棉人是東南亞柬埔寨的主體民族,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其名稱在漢語語境中具有三層内涵:

一、民族定義 高棉人(Khmer)是以柬埔寨為核心聚居區的古老族群,約占該國總人口的90%。《辭海》将其定義為"中南半島的跨境民族,在語言文化上形成獨特體系"。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民族大辭典》記載,該民族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建立的扶南王國。

二、語言文化特征 高棉語使用源自南印度的巴利文字母系統,屬于單音節聲調語言。《語言大辭典》指出其語法結構具有典型的孟-高棉語族特征,動詞不隨人稱變化,通過助詞表達時态。宗教方面,約97%的高棉人信仰上座部佛教,寺廟建築與佛教藝術構成其文化核心。

三、曆史與現狀

  1. 古代高棉帝國(802-1431年)創造了吳哥窟等世界文化遺産,其浮雕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東南亞最完整的宗教建築群"
  2. 現代高棉人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在越南、泰國等地有跨境聚居區
  3. 傳統社會保留母系氏族殘餘,婚俗中保留"男嫁女娶"的招贅制度

文化成就方面,高棉人發明的十二生肖體系與漢文化存在顯著差異,其曆法系統融合了印度占星術元素。《東南亞文明史》記載,吳哥時期的灌溉工程可支持百萬人口城市的供水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

高棉人是東南亞中南半島的重要民族,其定義、曆史及文化特征如下:

一、定義與分布

高棉人(Khmers)又稱吉蔑人,是柬埔寨的主體民族,占總人口的80%以上。除柬埔寨外,他們還分布在越南南部、泰國東南部及老撾下寮地區,總人口約1700萬。語言上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文字系統可追溯至7世紀。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争議
    學術界對其起源有兩種觀點:

    • 本土起源說:部分學者認為高棉人早于公元前1500年已在中南半島活動,可能是泰國東北青銅文化的創造者。
    • 中國西南遷徙說:蘇聯學者及陳序經等提出,其先民可能為中國西南的“濮人”,後南遷至中南半島。
  2. 古代輝煌
    高棉人曾建立扶南、真臘及吳哥王朝(公元9-15世紀),鼎盛時期統治範圍覆蓋越南西南部、泰國大部及老撾,吳哥窟即為該時期建築代表。後因泰人、緬人崛起逐漸衰落。

三、語言與文化

四、現代狀況

高棉人現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和棉花,兼營漁業、手工業。越南南部的高棉族因曆史變遷成為跨境民族,但仍保留與柬埔寨相似的社會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學術争議或曆史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8)。

别人正在浏覽...

卬首信眉擺說悲蹙北京林業大學表色碧楮秉軸不斷如帶不夜侯察度朝僚趻踔垂盼雌老虎詞章袋鼠盜徒等極鬥豔争妍對當反樸還淳反異風前月下負書咈意公移海葬韓憑橫人賀年片灰釘锪鑽甲第連雲家禮揀發寖益卷堂離思脈石眊矂靡然向風旁魄螃蠏乾煩千古一時屈撓箬簍詩公詩意屍注四生孫孟天宮頭直上溫藉窩弓舞動五行生克詳録顯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