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芒屩的意思、芒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芒屩的解釋

(1).即芒鞋。《晉書·劉惔傳》:“ 惔 少清遠,有标奇,與母 任氏 寓居 京口 ,家貧,織芒屩為養。”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履考》:“ 六朝 前率草為履,古稱芒屩,蓋賤者之服,大抵皆然。” 潘飛聲 《碧雲寺題石台上》詩:“欲借舊蒲6*團,暫息破芒屩。”

(2).借指隱逸或僧道。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斬馬祭旄纛,炰羔禮芒屩。” 清 吳偉業 《贈願雲師》:“今觀吾師行,四海一芒屩。”參見“ 芒鞋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芒屩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芒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本義:芒草編織的鞋
    指用芒草(一種草本植物)制成的草鞋,多為古代貧民或隱士所穿。例如《晉書·劉惔傳》記載劉惔“家貧,織芒屩為養”,說明其經濟條件拮據,以編織草鞋謀生。這類鞋子在六朝前較為常見,是底層民衆的典型服飾。

  2. 引申義:象征隱逸或僧道身份
    因隱士、僧道常穿芒屩,該詞逐漸成為這類群體的代稱。如唐代韓愈詩“炰羔禮芒屩”提及以芒屩為禮,暗指隱逸文化;清代吳偉業詩句“四海一芒屩”則以芒屩代指雲遊四方的僧人。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可參考《晉書》《少室山房筆叢》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芒屩》的意思

《芒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剛剛穿過土地的新芽,也可表示初生的嫩草或小樹的初生芽。這個詞常用于描述春天大地複蘇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芒屩》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屣”,讀音為máng xǐ。它的總筆畫為11畫。

來源和演變

《芒屩》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原本表示草木剛剛破土而出的新芽。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用于描述春季萬物複蘇的場景。

繁體字形

《芒屩》的繁體字形為「芒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時有所變化,古時候寫作“㠺屧”或“芒㠺”。

例句

1. 春天到了,土地上的芒屩迎風招展,生機勃勃。

2. 山坡上長滿了青翠的芒屩,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

組詞

芒屩草、芒屩苗、芒屩杆、芒屩叢

近義詞

嫩芽、新芽

反義詞

枯萎、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