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博帶的意思、高冠博帶的詳細解釋
高冠博帶的解釋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着禮服。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 博帶的解釋 .寬大的衣帶。用于禮服。《管子·五輔》:“博帶梨,大袂列,文綉染,刻鏤削。”《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新唐書·劉子玄傳》:“博帶褒衣,革履高冠
網絡擴展解釋
“高冠博帶”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āo guān bó dài,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指頭戴高大的帽子,系着寬闊的衣帶。最初用于形容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典型裝束,後來也比喻穿着正式的禮服。
2.結構與出處
- 結構解析:
- 高冠:高大的帽子,象征身份或禮儀;
- 博帶:寬大的衣帶,體現莊重感。
- 最早出處:
出自《墨子·公孟》,記載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描述其治國時的莊重形象。
3.用法與引申
- 曆史場景:多用于描述儒生、官員的裝束,如《墨子》中齊桓公的形象。
- 現代引申:可比喻正式場合的穿着,或代指文人士大夫階層。
4.同義詞與關聯詞
- 同義詞:峨冠博帶(意義相同,更強調“峨”即高聳的形态)。
- 關聯詞:常與“金劍木盾”等古代禮儀元素并提,體現威嚴與禮制。
5.文化意義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中國對服飾禮儀的重視,尤其是士大夫階層通過衣冠彰顯身份與規範。如今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生僻成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墨子·公孟》及相關曆史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冠博帶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下面将為您詳細介紹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高冠博帶是指一個人頭上戴着高高的帽子,這個帽子非常顯眼,給人一種莊重、威嚴的感覺。
部首和筆畫:高冠博帶由三個部首組成。其中,“高”字的部首是“高”,它含有十一個筆畫;“冠”字的部首是“冖”,它含有三個筆畫;“帶”字的部首是“巾”,它含有三個筆畫。
來源:高冠博帶這個詞是從古代的官服中衍生而來的。在古代中國,高冠博帶是貴族階層和官員所佩戴的頭飾,象征着地位和尊貴。
繁體:高冠博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高冠博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高冠博帶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他戴着高冠博帶,顯得非常莊重。
組詞:高翔冠,禮帽,官帽
近義詞:尊貴的帽子,華麗的帽子
反義詞:普通的帽子,樸素的帽子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