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兇暴貪婪而又傲慢狡詐。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陳督臣忠勳事實疏》:“雖其桀貪驁詐若 李世忠 、 陳國瑞 之流,苟有一節可用,必給以函牘,殷勤諷勉,奬其長而指其過,勸令痛改前非。”
“桀貪骜詐”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形容人兇暴貪婪、傲慢狡詐,四個字分别對應不同特質:
出處與語境
源自清代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陳督臣忠勳事實疏》,原文提及李世忠、陳國瑞等人物,雖“桀貪骜詐”但仍有可用之處,需勸導其改過()。
薛福成在文中以該詞批判某些将領的劣性,但同時主張“獎其長而指其過”,體現勸誡與改造的意圖()。這種用法既點明問題,又隱含對人性複雜性的認知。
該成語凝練了四種惡劣品性,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述中,具有鮮明的貶義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案例,可參考薛福成原文及清代相關史料。
《桀貪骜詐》這個詞是指一個人極其狡猾、狡詐,心機深沉,行事陰險狡猾的意思。
拆分部首:桀(木字旁) 貪(貝字旁) 骜(馬字旁) 詐(言字旁)
桀:筆畫數為10劃(除去重複的部分)
貪:筆畫數為8劃(除去重複的部分)
骜:筆畫數為14劃(除去重複的部分)
詐:筆畫數為7劃(除去重複的部分)
《桀貪骜詐》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文獻,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形容一些奸詐狡猾、心計深重的人。
《桀貪驁詐》
在古代文字中,桀貪骜詐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桀”的上方是一個由兩個橫筆畫組成的橫折,表示“元”。而“貪”在上部有一個由兩個橫筆畫組成的弧形,表示“食”。
1. 他是個桀貪骜詐的人,經常設下陷阱誘人上鈎。
2. 這個政客心思極其狡猾,總是玩弄權謀,真是桀貪骜詐。
1. 骜雜人等 2. 桀纨夜遊
1. 狡猾 2. 奸詐 3. 心計深沉
1. 善良 2. 純真 3. 坦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