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婢。束發如角,故稱。 唐 寒山 《詩》之六二:“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
“角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bì,其核心含義指“少婢”,即年輕的婢女。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出處與例證
該詞出自唐代詩僧寒山的《詩》之六二:“角婢紅羅縝,閹奴紫錦裳。”,通過服飾描寫展現了婢女與宦侍的形象。
延伸與用法
相關說明
需注意與“奴婢”等常見詞區分:“角婢”更強調年齡與發型特征,而非泛指所有仆役。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社會階層或古代服飾文化,可參考《寒山詩注》等文獻。
《角婢》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有兩個含義:
1. 原指古代宮廷中陪嫁給皇帝側室的女官,通常為貢女或公主。
2. 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人毒辣刻薄,言辭尖刻的女性。
《角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部首:角(jiao)
· 筆畫:共10畫
《角婢》是古代宮廷那種四世三公的雅號,用來指皇帝側室的女官,也是對其身份的一種尊稱。
《角婢》的繁體字為「角婢」。
古時候,「角婢」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使用了一些古代漢字形式。不過,這些古代漢字現已較少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角婢》的例句:
1. 她說話尖酸刻薄,真是個角婢。
2. 她過去是一個清純害羞的姑娘,變得越來越像個角婢。
與《角婢》相關的組詞:
1. 角色
2. 婢女
3. 官婢
4. 侍婢
與《角婢》意思相近的詞彙:
1. 毒舌女
2. 刻毒女
3. 尖酸女
與《角婢》意思相反的詞彙:
1. 溫柔女
2. 和善女
3. 和藹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