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下鍬钁 ”。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三折:“那厮敢平地下鍬撅,一謎裡便胡謅亂説。”
“下鍬撅”是一個具有比喻含義的漢語俗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綜合理解:
核心含義
該詞原指用鐵鍬等工具挖掘的動作,後衍生為比喻暗中使壞、用心機害人。例如元代戲曲《兒女團圓》中描述:“那厮敢平地下鍬撅”,即暗示對方暗中陷害。
與相近詞的關系
該詞與“下鍬钁”“下鍬镢”為同義詞,均表示類似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戲曲文本原文。
《下鍬撅》是一個民間俚語,多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或态度,意為不服從、不聽話、頑固固執。通常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的态度或行為。
《下鍬撅》這個詞的部首拆分是“廣”,共包含12個筆畫。
《下鍬撅》一詞來源于方言,具體地域來源不詳。它沒有官方的繁體字形式,通常用簡體字來表示。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下鍬撅》一詞的古代寫法暫無相關資料記載。
1. 他從來不聽取别人的意見,真是個下鍬撅的人。
2. 面對老師的規定,他總是下鍬撅,無法合作。
3. 公司的工作要求他做一些調整,但他非常下鍬撅,不肯改變。
下鍬撅是一個固定搭配的詞語,不常見于其他組詞或短語中。
固執、執拗、頑固、倔強
順從、聽話、服從、協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