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拱的意思、鬥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拱的解釋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wooden square block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鬥拱

詳細解釋

亦作“ 鬥栱 ”。鬥與拱,均為我國木結構建築中的支承構件,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的方形墊木叫鬥。鬥拱承重結構,可使屋檐較大程度外伸,形式優美,為我國傳統建築造型的一個主要特征。《禮記·禮器》“山節藻棁” 唐 孔穎達 疏:“山節,謂刻柱頭為鬥拱,形如山也。”《明史·輿服志四》:“庶民廬舍, 洪武 二十六年定制,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鬥栱,飾彩色。”


亦作“鬭拱”。亦作“鬭栱”。即鬥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虵出燕窠盤鬭拱,菌生香案正當衙。” 唐 盧綸 《蕭常侍瘿柏亭歌》:“攢甍鬭栱無斤跡,根癭聯懸同素壁。”參見“ 鬥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鬥拱,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中特有的構件組合,位于柱頂、額枋與屋頂之間,兼具結構承重與裝飾作用。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字義分解

  1. 指形似古代量器“鬥”的方形木塊,位于拱的上方或下方,用于承接和傳遞荷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12頁。

  2. 指兩端翹起、中部下凹的弓形曲木,通過榫卯穿插于鬥之間,形成懸挑結構以支撐屋檐。

    來源:李誡《營造法式》(宋代建築專著),卷四“大木作制度”。


二、核心功能

  1. 力學承重

    通過鬥、拱、昂等構件層層疊加,将屋頂重量分散傳遞至立柱,實現大跨度出檐。

    來源:梁思成《中國建築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第58頁。

  2. 等級象征

    鬥拱層數(踩數)反映建築等級,如故宮太和殿使用十一踩鬥拱,為最高規制。

    來源:潘谷西《中國建築史》(第七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年,第102頁。


三、文化内涵

鬥拱代表“天人合一”的營造哲學,其榫卯結構象征傳統社會的秩序與協作,被列入《中國木結構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

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09年。


四、權威參考鍊接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卷:鬥拱詞條

    http://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6224

    (注:此為示例格式,實際引用需替換為有效鍊接)

  2. 故宮博物院官網·建築構件解析

    https://www.dpm.org.cn/architecture/component.html

網絡擴展解釋

鬥拱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具有承重與裝飾雙重功能。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基本構成

鬥拱由鬥(方形木塊)和拱(弓形承重木)組合而成,安裝在立柱與橫梁交接處。其名稱來源于“鬥”形立方塊與“拱”形弓木的疊加結構,部分文獻中亦稱“枓栱”“鋪作”等。

二、核心部件與結構

  1. 鬥與升
    • 鬥:位于拱兩端,承托相交的拱與翹昂,開十字口。
    • 升:僅承托平行構件,開順身口。
  2. 拱與翹
    • 拱:平行于建築表面的弓形構件。
    • 翹:垂直于建築表面或呈斜角的弓形構件。
    • 唐宋時期為斜置杠杆(真昂),明清演變為裝飾性構件。

三、功能與演變

  1. 力學作用
    早期用于承托梁頭、枋頭及支撐出檐重量,通過層疊結構分散屋頂荷載,增強抗震性能。
  2. 等級象征
    鬥拱層數反映建築等級,僅見于宮殿、寺廟等高規格建築。
  3. 曆史演變
    • 唐代至宋代:以結構功能為主,真昂發揮杠杆作用。
    • 明清時期:結構作用弱化,逐漸成為裝飾符號。

四、文化意義

鬥拱是中國建築技藝的典型代表,融合力學與美學,體現了古代工匠對材料性能和空間結構的深刻理解。其複雜榫卯工藝還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傳統建築文化的象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鬥拱的具體案例或工藝細節,可參考建築史專著或實地考察古建築遺存。

别人正在浏覽...

隘巷阿摩敦蚌蛤包元窆封漕臣常令愁雲慘淡喘鳴遄征詞案村厮殿春吊古傷今第二笃實方形豐茸風詩凫子皓帶花捐狡謀郊陬羯膻進涉金聲玉振擊搒舊友絕根,絕根兒克殄媿辱麗川喽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沒不煞秘結難以為繼瘧渴盤考清老磬石仍是升耀石鏡時王手鎬守障説短論長私函私隸聳視天章鐵路支線橐橐外和無往不複仙氅現代化建設閑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