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博带的意思、高冠博带的详细解释
高冠博带的解释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词语分解
- 高的解释 高 ā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在
- 博带的解释 .宽大的衣带。用于礼服。《管子·五辅》:“博带梨,大袂列,文綉染,刻鏤削。”《汉书·雋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新唐书·刘子玄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网络扩展解释
“高冠博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o guān bó dài,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头戴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最初用于形容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典型装束,后来也比喻穿着正式的礼服。
2.结构与出处
- 结构解析:
- 高冠:高大的帽子,象征身份或礼仪;
- 博带:宽大的衣带,体现庄重感。
- 最早出处:
出自《墨子·公孟》,记载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描述其治国时的庄重形象。
3.用法与引申
- 历史场景:多用于描述儒生、官员的装束,如《墨子》中齐桓公的形象。
- 现代引申:可比喻正式场合的穿着,或代指文人士大夫阶层。
4.同义词与关联词
- 同义词:峨冠博带(意义相同,更强调“峨”即高耸的形态)。
- 关联词:常与“金剑木盾”等古代礼仪元素并提,体现威严与礼制。
5.文化意义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服饰礼仪的重视,尤其是士大夫阶层通过衣冠彰显身份与规范。如今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描述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生僻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墨子·公孟》及相关历史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高冠博带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高冠博带是指一个人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这个帽子非常显眼,给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
部首和笔画:高冠博带由三个部首组成。其中,“高”字的部首是“高”,它含有十一个笔画;“冠”字的部首是“冖”,它含有三个笔画;“带”字的部首是“巾”,它含有三个笔画。
来源:高冠博带这个词是从古代的官服中衍生而来的。在古代中国,高冠博带是贵族阶层和官员所佩戴的头饰,象征着地位和尊贵。
繁体:高冠博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高冠博帶」。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高冠博带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明显变化。
例句:他戴着高冠博带,显得非常庄重。
组词:高翔冠,礼帽,官帽
近义词:尊贵的帽子,华丽的帽子
反义词:普通的帽子,朴素的帽子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