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報的意思、公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報的解釋

[official report;bulletin] 簡明或提煉的公告或通知,其内容多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并由權威部門所發布

新聞公報

詳細解釋

(1).國家、政府、政黨、團體或其領導人所發表的關于重大事件或會議經過和決議等的正式報道。也有以會議的名義發表的公報。

(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政府、政黨、團體的代表在會談中或會談後共同發表的關于會談進展、經過、或就某些問題達成協議的正式文件,稱為“公報”、“聯合公報”或“新聞公報”。有時其中包含有關于會談國家間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具有條約的性質。

(3).由一國政府編印的專門登載法律、法令、決議、命令、條約、協定或其他官方文件的刊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報作為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國家機關、政黨團體或國際組織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官方文書,通常用于宣告重大決策、事件或統計數據。根據權威漢語詞典釋義及實際用法,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官方公告

    指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通過正式渠道發布的公開文件,内容涉及政策法規、重大事件通報、統計數據等。例如國務院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聯合聲明

    多國政府、政黨或組織就共同關切事項發表的聲明文件,如《中美聯合公報》。


二、詳細釋義與用法


三、典型類型與實例

  1. 政府公報

    中國各級政府定期發布政策文件,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報》收錄地方性法規。

  2. 國際公報

    多邊外交成果文件,例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公報》。

  3. 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涵蓋GDP、就業等核心數據。


四、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法規、機關職能等應通過政府公報公開(第十五條),進一步強化了公報的法定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

  1. 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發布制度》
  2. 外交部《中美聯合公報》曆史文獻
  3.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4. 《中國政府網:政府公報專欄》
  5. 上海合作組織官網公報文件庫

網絡擴展解釋

公報是黨政機關、人民團體或國際組織公開發布重大事件、重要決定或會議成果的正式公文,具有權威性和公開性。以下從定義、特點、用途、類型及結構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

公報是由國家、政府、政黨、團體或其領導人發布的正式文件,用于通報國内外重大事件、會議決議、外交成果或統計數據等。例如,《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公報》或《中俄聯合公報》均屬此類。

二、核心特點

  1. 權威性:由高級别機關發布(如黨中央、國務院),内容涉及重大決策或事件。
  2. 公開性:面向社會廣泛傳播,無特定主送對象,常通過新聞媒體發布。
  3. 新聞性:内容時效性強,如科研成果公布、經濟數據發布等。
  4. 客觀性:基于事實陳述,避免主觀評價。

三、主要用途

  1. 通報重要會議成果:如黨的全會公報,傳達會議精神與決議。
  2. 發布重大事件:如自然災害通報、科技突破等。
  3. 外交事務聲明:記錄國際會談成果,如聯合公報。
  4. 公開統計數據:如國民經濟統計公報。
  5. 科研成果公示:推動學術交流與科技進步。

四、常見類型

  1. 會議公報:如《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
  2. 聯合公報:記錄多國達成的協議,如《中美聯合公報》。
  3. 新聞公報: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重大事件。
  4. 統計公報:如《中國人口普查公報》。

五、結構與寫作

公報通常包含三部分:

  1. 标題:直接标明“公報”或“聯合公報”,或結合會議名稱(如《XX會議公報》)。
  2. 正文:分條陳述事件經過、決議内容或數據結果,語言簡潔客觀。
  3. 尾部:署發布機關名稱及成文日期。

示例: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标題下,正文分“經濟總量”“人口數據”“對外貿易”等闆塊,結尾标注“國家統計局,2024年2月28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公報的具體案例或寫作規範,可參考政府官網或權威公文寫作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砭針采擿趁路酬價醇學登闳鬥志房内犯克飯團費齒牙覆閲蓋泉咯碌鬼教規元國共鼓旗相當鼓煽紅旗報捷壞頽懽服胡跪儉樸桀骜不恭敬尚倦勞開打侃侃老潑狗連街倒巷靈泛賣風情麥須嫚法媚逸糜粥孥屬噴筒憑臆怯薛嵚崟燃犀軟木襦褲讴山眉燒烤書櫃淑惠松癱通封通儒達識投筆頹競拓邏脫缪拓張無藝銜酷賢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