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藝的意思、無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藝的解釋

(1).沒有定法;沒有常道。《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 杜預 注:“藝,法制也。言布政無法制。”《國語·越語下》:“後無陰蔽,先無陽察,用人無藝。” 王引之 《經義述聞·國語下》:“‘用人無藝’者,人猶衆也。言用衆之道無常也。”

(2).沒有極限或限度。《國語·晉語八》:“ 桓子 驕泰奢侈,貪慾無藝。” 韋昭 注:“藝,極也。” 宋 蘇轍 《請戶部複三司諸案劄子》:“利權一分,用財無藝。”《明史·張四維傳》:“文武諸臣,不達朝廷勵精本意……緻徵斂無藝,政令乖舛。” 嚴複 《<法意>按語》一五九:“至于今世,貧富相差,其在墨守之國,猶之小耳。若夫 歐 美 二洲,愈益無藝。”

(3).沒有文才。《北史·陽休之傳》:“子 辟彊 ,字 君大 ,性疎脫,又無藝, 休之 亦引入 文林館 ,為時人所嗤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籍文獻及不同語境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沒有準則或法度
    指缺乏固定的規則或制度,常用于描述政治、管理層面的無序狀态。例如《左傳·昭公二十年》提到“布常無藝,征斂無度”,意為政令缺乏法制,賦稅征收無節制。這一用法在《國語·越語下》中也有體現:“用人無藝”,指用人之道無常法。

  2. 貪欲或行為無節制
    強調欲望或行為的無限擴張。如《國語·晉語八》記載“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韋昭注解“藝”為“極限”,即貪欲沒有邊界。宋代蘇轍《請戶部複三司諸案劄子》中“用財無藝”也屬此類用法。

  3. 缺乏才能或文采
    用于形容個人能力或文化素養的缺失。例如《北史·陽休之傳》提到“性疎脫,又無藝”,指某人性格散漫且無才學。

使用建議: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描述制度混亂,取第一義;若指欲望過度,取第二義;若評價個人能力,則取第三義。古籍引用中,“無藝”多與前兩種含義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藝》的意思

《無藝》這個詞源自漢語,它指的是沒有才藝或技藝的狀态,缺乏藝術能力或專業技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藝》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無」和「艹」。它的總筆畫數為15劃。

來源和繁體

《無藝》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它可能是古代文獻或詩歌中的用詞。在繁體字中,「無藝」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無藝」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但由于它并不常見,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我暫時無法提供。

例句

1. 他雖然學業優秀,但是在音樂方面卻完全是《無藝》的狀态。

2. 這個演員雖然外表出衆,卻因為缺乏表演技巧而被認為是《無藝》之人。

組詞

無能、無為、無方、無技、無用、無知、無力、無害、無限、無辜等。

近義詞

不藝、無才、不才、無能、笨拙、落伍、無能為力等。

反義詞

有藝、有才、有能、有技、有用、有知、有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