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象聲詞。形容唠叨聲。《何典》第三回:“若隻管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錢的鬼咯碌相駡,連我也跼蹐不安了。”
(2).象聲詞。呃逆之聲。
"咯碌"是一個漢語方言拟聲詞,主要用于模拟物體滾動、碰撞或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其具體含義和用法因方言區域而異。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及方言研究的詳細解釋:
拟聲詞屬性
"咯碌"屬于雙音節拟聲詞,模拟硬物(如石子、木塊、竹竿等)滾動、連續碰撞或敲擊硬質表面(地面、石闆)時發出的短促、清脆聲響。
示例:石子沿斜坡"咯碌咯碌"滾下山澗。
方言差異
拟聲用法
引申用法(粵語)
在粵語口語中,"咯碌"可形容手忙腳亂或事務繁雜的狀态,帶有輕微貶義,暗指效率低下或混亂。
示例:"成日咁咯碌,做乜都唔順。"(整天這麼忙亂,做什麼都不順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未直接收錄"咯碌"詞條,但明确"咯"為拟聲字,模拟鳥叫、笑聲或硬物撞擊聲(如"咯噔");"碌"可表滾動聲(如"骨碌"),二者組合符合漢語拟聲詞構詞規律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P.454("咯")、P.850("碌").
《漢語方言大詞典》
收錄"咯碌"在吳語區的拟聲用法,注明其音讀為"gē lù",常用于描述細小硬物滾動聲 。
來源:許寶華,宮田一郎. 漢語方言大詞典[M]. 北京:中華書局, 1999:P.6892.
粵語研究文獻
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字表》将"咯碌"(粵拼:lok⁶ luk⁶)列為口語詞,釋義包含"忙亂"及"滾動聲"雙重含義 。
來源:香港語言學學會. 粵語拼音字表(修訂版)[OL]. 1993. https://www.lshk.org/cantonese-phonetic-scheme (官方拼音方案,釋義見口語詞附錄).
“咯碌”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根據發音和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象聲詞,形容唠叨聲
多用于描述人不斷說話或争吵時的聲音。例如《何典》中例句:“鬼咯碌相駡”。
象聲詞,形容呃逆之聲
指打嗝時發出的聲音,常見于方言或文學作品中的拟聲表達。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或結合具體例句進一步确認用法。
阿門半千菝葜備席插嘴垂涎三尺玼瑕錯錣打呼噜鬥機獨丁二缶锺惑法益風言醋語富子幹嚎幹勁合指歡喜諱屈揮日回移胡拉混扯魂不守舍江湍謹洽郡號刻罰浪廢老大兒栗尾龍牽緑肥迷漠扒竊盆下七打八傾回靘壯岐念窮搜跂趾去掉散語燒角文書勝利麝炷手罩漱澣蘇白恸絶銅山鐵壁晚年煨幹就濕唯心論五朱小乙消長協領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