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的意思、國共的詳細解釋
國共的解釋
中國國6*民6*黨和中國共6*産6*黨的并稱。 毛6*澤6*東 《為動員一切力量争取抗戰勝利而鬥争》:“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抗日戰争,精誠團結,共赴國難。”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如“共商國國”)。 特指中國的:國産。國貨。國粹。國樂(?)。國藥。 姓。 邦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 共的解釋 共 ò 相同,一樣: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共。休戚與共。 一起,一齊:共鳴。共勉。共議。共處(?)。 總計,合計:共計。總共。 與,和:“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共6*産6*黨”的簡稱。 同 共 ō 古同“恭”,恭敬。 古同“供”,供奉,供給。 同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國共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國共”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的并稱,這一概念在曆史上具有重要政治意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國共”指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簡稱“共産黨”)的合稱,常用來描述兩黨在特定曆史時期的合作或對立關系。
二、曆史關系演變
-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1927年)
- 背景:為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兩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 成果:成立黃埔軍校、推動北伐戰争,基本推翻北洋政府。
- 破裂:1927年國民黨發動“四一二”“七一五”政變,導緻合作終結。
-
十年内戰(1927-1937年)
-
第二次國共合作(1937-1945年)
- 背景: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民族矛盾上升。
- 成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禦日本侵略,取得抗戰勝利。
- 破裂:1946年國民黨發動全面内戰,合作再次終結。
-
長期對立與現狀(1949年至今)
- 1949年後,國民黨退守台灣,兩岸形成分治狀态。當前兩岸關系仍受曆史遺留問題影響。
三、曆史影響與啟示
- 合作意義:兩次合作均以民族利益為重,推動了反帝反封建鬥争和抗日戰争勝利。
- 對立教訓:分裂導緻内戰和民族傷痛,印證“和則兩利,分則兩傷”的規律。
四、其他解釋
部分語境中,“國共”也被引申為“國家與共産黨”的關系,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主流含義仍指兩黨關系。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教育類網站(如來源5、6、11)。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