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婦女節的意思、婦女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婦女節的解釋

[La***s’Day] 每年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詳細解釋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簡稱。參見“ 三八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婦女節是專為慶祝女性在社會各領域貢獻、争取性别平等而設立的全球性紀念日。其全稱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在漢語語境中常簡稱為“三八婦女節”或“婦女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為紀念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而設立的節日”。

從曆史沿革看,婦女節起源于20世紀初歐美工人運動。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發起罷工遊行,要求縮短工時、增加工資和獲得選舉權,這一事件成為國際婦女節的雛形。1910年,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正式确立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聯合國于1975年将其确定為官方紀念日。

在中國,婦女節最早由中國共産黨于1924年在廣州發起紀念活動,後于1949年寫入《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成為法定假日。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确規定,婦女節當天女性職工應享有半天法定休假。

該節日承載三重核心意義:

  1. 紀念性:銘記全球婦女為争取平等權利進行的鬥争,如美國紡織女工罷工事件;
  2. 表彰性:肯定女性在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成就,如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的科研貢獻;
  3. 倡導性:持續推動性别平等,消除就業歧視等社會問題,呼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标》第五條。

現代慶祝形式包含政府表彰先進女性代表、企事業單位組織專題講座、學校開展性别平等教育課程等。據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統計,2024年全國共舉辦婦女節主題活動超12萬場次,覆蓋人群逾8000萬人次。

網絡擴展解釋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又稱“三八婦女節”或“國際婦女節”,是每年3月8日慶祝的全球性節日,旨在紀念女性争取平等權利的鬥争曆程,并肯定她們在社會各領域的貢獻。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定義

“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與國際和平日”,中文常簡化為“三八婦女節”或“國際勞動婦女節”。其核心詞“婦女”在中國語境中泛指成年女性,強調勞動階層女性争取權益的曆史背景()。

二、曆史起源

  1. 早期抗争:始于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紡織女工抗議低薪和惡劣工作條件()。
  2. 确立節日:1908年芝加哥女工大規模罷工後,1910年哥本哈根國際社會主義婦女大會正式提議設立,以克拉拉·蔡特金為代表的先驅推動()。
  3. 全球認可:聯合國1975年将其定為官方節日,中國自1924年起正式紀念()。

三、核心意義

補充:部分商家将婦女節異化為“女神節”“購物節”,但本質仍是女性權益日。可通過閱讀聯合國婦女署報告(來源、10)了解最新全球性别平等進展。

别人正在浏覽...

愛别離苦抱犢抱火厝薪贲渾别號癟三柄事不徇私情猜恨闡提饬脩沖襟傳鈔大吹法螺大裘打齋東扯西拉堕羅鉢底紛羅富貴不淫伏轼感生帝狠惡诃排烘暈胡疑積禍浸假忌憎曠宗枯笑來下亮底淩蔑錄取眠花藉柳密栗鳴弋迷失密斯缪恩南憲飄曶纰越凄斷求生山鬟山雨欲來少壯派生拽活拖首戾耍令所見略同鐵離湍鳴土地神萬夫不當丸子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