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脩的意思、饬脩的詳細解釋
饬脩的解釋
見“ 飭修 ”。
詞語分解
- 饬的解釋 饬 (飭) ì 整頓,使整齊:整饬紀律。 古同“敕”,告誡,命令。 謹慎:“程元鳳謹饬有餘,而乏風節”。 古同“飾”,巧飾。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 脩的解釋 脩 ū 同“修”。 幹肉:“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舊時指教學的酬金:束脩。脩金。 幹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饬脩”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構成它的兩個字“饬”與“脩”的本義及組合義來理解。其核心含義指向整頓、修治、使完善,常帶有使之合乎規範、禮儀或要求的意味。
-
字義分解與組合:
- 饬 (chì): 本義為整頓、整治、使整齊有序。《說文解字》釋為“緻堅也”,引申為告誡、命令(如“饬令”)、謹慎(如“謹饬”)。它強調一種主動的、帶有規範性的整理或修正行為。來源:《說文解字注》線上版(www.shuowen.org)。
- 脩 (xiū): 本義為修飾、修理、整治,與“修”相通(在古代文獻中常通用)。《說文解字》釋為“飾也”,指對事物進行加工、整治使之美好或完善。也引申為學習、培養(如“修身”)、長(如“脩長”)。來源:《漢語大詞典》線上版(www.hydcd.com)。
- 饬脩: 将“饬”與“脩”組合,“饬”側重于使之合乎規範、秩序,“脩”側重于使之完善、美好。因此,“饬脩”的整體含義是通過整頓、修治,使事物或自身達到規範、完善的狀态。它常指對禮儀、德行、器物、制度等進行整饬和完善。
-
具體含義與應用:
- 整饬禮儀、規範行為: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指按照禮制、規範來整頓、修飾行為舉止或禮儀形式,使之合乎要求。例如:“饬脩容止”指整頓修飾儀容舉止;“饬脩祀事”指整備完善祭祀事宜。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 修治器物、完善事物: 指對具體的物品、設施等進行修理、整治,使之完好可用或更加完善。例如:“饬脩宮室”指修繕整治宮殿房屋。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 修養德行、自我完善: 引申指對個人品德、學識進行修養和整治,使之趨于完善。這與“修身”的含義相近,但更強調通過規範性的努力來達成。例如:“君子當饬脩德行。”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饬脩”是一個動詞性複合詞,核心含義是整頓修治,使之合乎規範、達到完善。它主要用于描述對禮儀、行為、器物、制度乃至個人德行的主動整饬和完善過程,體現了古人對秩序、規範和完善的追求。其用法帶有一定的正式性和規範性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饬脩”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饬脩”為“飭修”的異體寫法,指思想言行嚴謹合禮,常用于描述人的内在修養或行為規範。例如蘇轼《祭堂兄子正文》中提到“内行飭修”,即形容其伯父品行端正、言行謹慎()。
二、字義分解
-
饬(chì)
- 本義為整頓、治理,如“整饬紀律”。
- 引申為謹慎、自我約束,如“程元鳳謹饬有餘”。
- 古通“敕”(命令)和“飾”(修飾)。
-
脩(xiū)
- 同“修”,本義為修飾、整治,如“修車”“修辭”。
- 也指幹肉或教學酬金(如“束脩”)。
三、用法與文獻例證
該詞多用于文言或學術語境,如宋代文獻中形容人的内在修養。需注意其與“饬修”通用,屬于同詞異形()。
四、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修身”“嚴謹自律”等更通俗的表述。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傳統文化,則需保留原詞()。
以上解析綜合了詞典釋義、文獻用例及漢字演變,主要參考來源為。
别人正在浏覽...
白文印半掩門裁剖茶寮長恨瞋怒趁欲沖壓怠侮淡約凋荒鬥回短縮豐露脯酒感疾告慰鴚鵝咯咯根門膈噎供帳禾本科荒沴儉以養德角尺驕假腳驢矯性麂鹿緊繃繃金風玉露九虎開班開生面墾複儖儳離腸劣勢麻痹買舟甯佳青缥七校全局在胸瑞霭弱力森聳山坑山呼石灰水詩屋術氏冠梯附同案分離晚菘文修武偃問知午午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