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詳嚴整。《南史·徐羨之傳》:“ 羨之 風度詳整。”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三》:“ 顧 雖鹺商子,而風韻詳整。” 明 葉紹袁 《亡室沉安人傳》:“君於古今事理,載籍疑義,無不悉洞玄解,風儀詳整,神氣爽豁。”
(2).謂處事周詳完善。《新唐書·武元衡傳》:“ 德宗 欽其才,召拜比部員外郎,歲内三遷至右司郎中,以詳整任職。” 清 周如璧 《孤鴻影》第二折:“想起他風度飄蕭,言詞委宛,送迎詳整,儘自寸心傾。”
(3).詳細完整。 明 李東陽 《與陳提學書》:“承寄到《闕裡志》,紀叙詳整,足徵學識,而扶植教化之盛心,固不待言也。”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古今樂府論》:“古書叙樂府,唯《宋書》最詳整。”
“詳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安詳嚴整
多用于形容人的儀态或舉止端莊穩重。例如《南史·徐羨之傳》提到“羨之風度詳整”,明代葉紹袁的記載中也用“風儀詳整”描述人物氣質。
處事周詳完善
強調處理事務的全面性和細緻性。如《新唐書·武元衡傳》記載其“以詳整任職”,清代周如璧的《孤鴻影》也以“送迎詳整”體現禮儀周全。
詳細完整
多用于描述文獻或記錄的完備性。例如明代李東陽評價《阙裡志》“紀叙詳整”,清代馮班稱《宋書》對樂府的記載“最詳整”。
如需進一步了解“詳”的字義演變,可參考漢典網對“詳”的解析()。
《詳整》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詳細而完整的意思。它通過合并了兩個含義的詞,說明了對事物或信息的詳細和完整程度。
《詳整》的部首是言字旁,也稱為讠。它由7個筆畫組成。
《詳整》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屬于現代漢字詞彙。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詳整」。
在古代,「詳」的形狀稍有不同。它的上部分是一個象征發聲的「讠」,下部分是一個象征表示事物的「兀」。而「整」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1. 我們需要對這個計劃進行詳整的讨論。
2. 報告中提供了對此問題的詳整說明。
1. 詳細:詳細地描述或說明。
2. 整理:将分散的東西整合到一起。
近義詞:細緻、完整、完善。
反義詞:概略、簡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