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伏轼的意思、伏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伏轼的解釋

亦作“ 伏式 ”。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上。《莊子·漁父》:“ 孔子 伏軾而嘆曰:‘甚矣, 由 之難化也!’”後多用以指乘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國白頭遊敖之士皆積智欲離 齊 秦 之交,伏式結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 齊 者也。” 晉 盧谌 《覽古》詩:“奉辭馳出境,伏軾逕入關。” 清 吳偉業 《行路難》詩之九:“伏軾説人主,談笑稱上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伏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伏轼”原指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即“轼”)上,是乘車時的動作。這一動作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來代指乘車或出行,例如《莊子·漁父》中記載:“孔子伏轼而歎”,即描繪孔子乘車時的姿态。

2.出處與演變

3.特殊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伏轼”可引申為“臣子或學生謙遜侍奉君主或師長”,但這一解釋在權威古籍中未見直接關聯,可能是對詞義的擴展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乘車禮儀或出行場景,如曆史文獻、詩詞引用等。例如:“奉辭馳出境,伏轼徑入關”(盧谌《覽古詩》)。

“伏轼”的核心含義與古代乘車動作相關,需注意區分其本義與少數現代詞典的引申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戰國策》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伏轼這個詞是指在稅賦的征收和管理方面的職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卩”和“車”。其中,“卩”是表示封套的部首,“車”則表示與車輛相關的事物。伏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職制度。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伏轼可以寫作「伏勢」。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政府擔任伏轼一職。 關于組詞,可以有伏轼官、伏轼人等。近義詞可以是稅官、稅務官等,而反義詞可能是納貢、受賦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