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犯掠奪。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今聞 陳 、 許 、 安 、 唐 、 汝 、 壽 等州與賊界連接處,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
“俘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ú jié,其核心含義為侵犯掠奪。以下是詳細解釋:
“俘劫”強調通過暴力手段實施的侵犯與掠奪行為,其釋義可通過字義拆分和古籍引證綜合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文獻相關分析。
《俘劫》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指的是俘虜搶奪、劫持。該詞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字旁)和貝(貝字旁),整個字共有10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而來。
在繁體字中,《俘劫》的寫法基本保持不變,依然是「俘劫」。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由于演變的原因,《俘劫》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代人們将這個詞寫成「俘劫」。
以下是一些關于《俘劫》的例句:
1. 在戰争中,敵軍将我軍士兵俘劫至敵方陣營。
2. 劫匪俘劫了那位富商的家人,要求支付巨額贖金。
一些與《俘劫》相關的組詞包括:
1. 俘虜:指被敵人俘獲的人。
2. 劫持:指非法控制、限制他人的自由。
3. 掠奪:指搶劫、搶奪他人財物。
一些與《俘劫》相近義的詞語有:
1. 拘留:意為限制他人的行動自由。
2. 囚禁:指将他人關押在監獄或囚室中。
3. 搶掠:指突然而猛烈地搶奪財物。
相反地,一些反義詞包括:
1. 釋放:意為放開、解脫束縛。
2. 縱容:指對他人的不良行為不予懲處或糾正。
3. 救援:指對遭遇危險的人或物進行救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