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兕的意思、倉兕的詳細解釋
倉兕的解釋
(1).傳說中的一種水獸。 漢 王充 《論衡·是應》:“倉兕者,水中之獸也,善覆人船。”
(2).用以比喻勇猛的軍隊。《宋書·武帝紀中》:“ 劉毅 叛換,負釁西 夏 ……公(指 宋武帝 劉裕 )禦軌以刑,消之不日倉兕電泝,神兵風掃。”
詞語分解
- 倉的解釋 倉 (倉) ā 收藏谷物的建築物:米倉。糧倉。倉儲。倉房。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 兕的解釋 兕 ì 〔兕觥〕古代一種酒器。 古書上所說的雌犀牛。 筆畫數:; 部首:兒;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倉兕(cāng s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特指古代傳說中一種與水有關的神獸,常被賦予鎮水或象征治水能力的文化意象。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形與基本釋義
- 字形結構: “倉”為聲旁兼表意(或通“蒼”,表顔色);“兕”為形旁,指古代犀牛類猛獸。《說文解字》釋“兕”:“如野牛而青,象形。”
- 核心詞義: “倉兕”指一種想象中的青色水獸,其形象可能融合了犀牛、牛等動物的特征,常與洪水治理相關聯。《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古代傳說中的水獸名。”
二、文化象征與曆史典故
- 大禹治水的象征: 最著名的典故見于《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時“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其中“水行乘船”一說與“蒼兕”相關。東漢學者服虔注:“(禹)以蒼兕為水獸,能覆舟,故令舟人名為‘蒼兕’,以懼之,使不敢覆溺也。” 此處的“蒼兕”即“倉兕”,被視為能傾覆舟船的水怪,大禹以其名命名掌管舟船的官職(“蒼兕”),意在警示治水人員敬畏自然、謹慎行事,後引申為治水權威或能力的象征。
- 軍職名稱的由來: 因大禹典故,“倉兕”(或作“蒼兕”)在周代曾被用作掌管舟楫的軍官名號。《康熙字典》引《古今注》:“兕者,水獸也。善覆舟。故以名官,使居水上,備不虞也。”
三、文獻中的引用與演變
- 該詞多見于先秦及漢代典籍注釋中,後世逐漸成為曆史典故性詞彙。除《史記》及其注疏外,在《漢書》、《後漢書》的相關注釋及類書(如《藝文類聚》、《太平禦覽》)中亦有提及,均指向其作為水獸及治水象征的本義。
- 其字形在古籍中常與“蒼兕”通用,二者所指相同。
主要參考資料來源:
- 漢典 (zdic.net): 提供《說文解字》對“兕”的釋義及字形分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對“倉兕”詞條的标準釋義。
- 《史記·夏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及 [服虔] 注: 記載大禹治水與“蒼兕”典故的核心文獻。
- 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 收錄曆代典籍(如《漢書注》、《古今注》)中關于“倉兕/蒼兕”的注釋與考據。
- 《康熙字典》(同文書局影印本): 引《古今注》解釋“兕”作為水獸及官名由來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倉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
傳說中的水獸
根據東漢王充《論衡·是應》記載,倉兕是“水中之獸也,善覆人船”,即一種栖息于水中、具有掀翻船隻能力的神話生物。這一描述體現了古代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想象。
-
比喻勇猛的軍隊
在《宋書·武帝紀中》中,倉兕被用來象征戰鬥力強悍的軍隊,例如“倉兕電泝,神兵風掃”,形容軍隊如神獸般迅疾威猛。這種比喻可能源于倉兕作為水獸的兇猛特性,引申為軍事力量的剛毅迅捷。
補充說明
“倉”在古漢語中可指糧倉或青色,“兕”則指犀牛類猛獸,二者組合的“倉兕”可能通過字形或意象融合形成獨特含義。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古籍文獻或特定文學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安寝迸筍比屋布筆咘咘噔蠶宮草根顫兢兢刀下留人登謌笃親發命紛紛鋒铦服劍副葉膚躁勾頭乖常孤苦仃俜還報核輻射和言輝焯篲星護士腳丫子結韤髻珠抗争空言款案寬閑琨珸懶拙老豆腐老夫良媒戮民落賬貌閲門幕抹彩衲衫内外有别碰碰車起龍邛萊十惡守辱蜀侯輸積說得過去騰倚庭訓拓跋完名夏典枭羊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