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檢裁的意思、檢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檢裁的解釋

(1).檢點節制。《北史·司馬子如傳》:“ 子如 性滑稽,不事檢裁,言戯穢褻,識者非之。”

(2).約束制裁。 唐 陸贽 《論裴延齡奸蠹書》:“ 延齡 險猾售姦,詭譎求媚……陛下方務崇信,不加檢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檢裁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由“檢”與“裁”二字共同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記載:

一、單字釋義

  1. 檢:本義為書匣上的标籤,引申為法度約束。《說文解字》釋作“書署也”,段玉裁注“引申為法度之稱”。在行為層面特指查核、約束,如《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列傳》載“檢禦門族”,即約束宗族之意。

  2. 裁:原指裁剪衣料,《說文解字》注“制衣也”。後引申為裁斷、裁決,《戰國策·秦策》有“大王裁其罪”的用法,此處表司法判定。在文學批評領域衍生出“裁制文章”的用法,指對文章的删改潤色。

二、複合詞解析 檢裁作為合成詞,始見于魏晉南北朝文獻,其完整語義包含雙重維度:

  1. 制度層面:指依法度進行裁斷,如《宋書·王弘傳》載“檢裁文案”即指核查文書後作出裁決。
  2. 文學層面:特指對文章體例的規範與修改,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熔裁》提出“規範本體謂之熔,剪截浮詞謂之裁”,其中隱含着檢裁的創作原則。

該詞的現代使用已高度書面語化,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古代文論領域。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新華詞典》中未收錄此詞條,其應用場景具有明确的專業性和曆史語境限制。

網絡擴展解釋

“檢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ǎn cá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檢點節制
    指對自身言行或行為的約束與管理,強調自我規範和克制。例如《北史·司馬子如傳》提到司馬子如“不事檢裁”,即指其行為缺乏自我約束。

  2. 約束制裁
    側重于對外部行為的限制或懲戒,常見于文獻中對他人過失的處置。如唐代陸贽在《論裴延齡奸蠹書》中批評朝廷未對裴延齡“加檢裁”,即未實施有效約束。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用例

  1. 《北史·司馬子如傳》
    “子如性滑稽,不事檢裁”,描述其性格放任、缺乏自律。
  2. 陸贽《論裴延齡奸蠹書》
    通過“不加檢裁”批評朝廷對奸臣的縱容。

四、總結

“檢裁”既包含内在的自我規範(檢點),也涉及外部的約束機制(制裁),多用于古文語境中評價個人或治理行為。需注意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古柏谙記八綱卞嚴博落倉蠹層見疊出豺狼當道赤闆窗台翠羽點苔地區性動因梵釋繁弦急管番陣分素負極剛疏高腔故爾橫拜和談黃金心字谫淺絞死景想酒歌絕裙而去卡塔爾昆山之玉蠟鞭蠟花老舊離合的神光蠡見落山縷縷行行馬首瓜面課磨兜堅拗取奴産子判令潑灑撒嬌撒癡三洞掃墓望喪篩除市盈率樞極樹柯書箧汰斥天上五大洋遐壽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