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樂的意思、節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樂的解釋

節制享樂。《史記·樂書》:“凡作樂者,所以節樂。” 張守節 正義:“音洛。言不樂至荒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樂”的漢語詞典釋義

“節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節”與“樂”兩個字的組合來理解,核心在于“節制”與“調節”。它在古典文獻和現代理解中主要有兩層含義:

  1. 調節音樂,使其合乎規範:

    • 這是“節樂”最古典的含義。“節”指節奏、法度、節制;“樂”指音樂。合起來指對音樂進行調節、規範,使其符合禮制的要求或達到和諧適中的狀态。
    • 例如,《禮記·樂記》中強調音樂需要“中和”之紀,其中就包含了“節樂”的思想,即音樂不應過度放縱,而應有所節制,以體現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這體現了古代儒家對音樂社會功能的重視,認為音樂需要受到禮的約束。
    • 《說文解字》對“節”的解釋為“竹約也”,本義是竹節,引申為節制、法度。應用到音樂上,“節樂”即是用一定的法度來規範音樂。
  2. 節制快樂,防止過度享樂:

    • 這是從“節樂”字面意思引申出來的更廣泛的含義。“樂”在這裡指快樂、享樂。“節樂”即指對享樂、歡愉之情或行為加以節制,避免沉溺其中,以符合中庸之道或養生之理。
    • 儒家思想提倡“樂而不淫”,即快樂但不放縱。道家養生也強調“節嗜欲”(節制欲望),其中就包含了對過度享樂的警惕。在這個意義上,“節樂”是修身養性、保持身心平衡的重要原則。

“節樂”一詞,無論是其古典的音樂調節本義,還是引申的節制享樂之義,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中和”、“適度”、“節制”的核心價值觀。它強調任何事物,包括藝術享受和個人情感,都需遵循一定的規範或尺度,過猶不及,以達到和諧、健康的狀态。

參考來源:

  1. 《禮記·樂記》 (儒家經典,闡述音樂理論與社會功能)
  2. 《說文解字》 (許慎著,權威漢字字源字典)
  3. 《論語》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
  4. 《黃帝内經》 (中醫理論奠基之作,包含養生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

“節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節制享樂”,強調對享樂行為的適度控制,避免過度放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樂書》:“凡作樂者,所以節樂。”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注解:“音洛。言不樂至荒淫也。” 這裡的“樂”讀作“lè”,指通過禮樂教化來調節情感,防止享樂無度。

  2. 讀音與結構

    • 拼音:jié lè(“節”取“節制”義,“樂”指享樂)。
    • 構詞:動賓結構,“節”為動詞,表示約束;“樂”為名詞,指享樂行為。
  3. 應用與延伸
    古代文獻中,“節樂”多與禮法、道德規範相關,例如提醒人們在節日慶祝時保持適度(如、7中的春節、元宵節例句)。現代使用較少,但可引申為對物質享受或情緒表達的自律。

  4. 注意區分
    需與“節日快樂”等現代短語區分。後者中的“節”指節日,與“節制”無關,屬同形異義詞。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史記·樂書》及相關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悲泣貝帙搏噬博咨不光慘淡經營叉子創彙寸毫大狐大寰戴鳌打通關吊生東白返視豐姿隑隑高氣黑殺黃金徽黃頭奴賤丐頰舌極度精孰禁身蹶趨靠攏吭聲孔雀石昆明劫灰牢祭壘壁醴辭鸾栖馬帚門上跑生意飄落颦眉啌嗽窮乏生就使靳姼姼試帖梳沐嗣紹蘇枯鐵錢蕨通任銅盞頭蓋枉語畏徇文明棍無悖相和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