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衣尚書的意思、白衣尚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衣尚書的解釋

東漢 鄭均 的稱號。《東觀漢記·鄭均傳》:“ 均 屢辟不詣,公車特徵,拜侍禦史,月餘遷尚書, 肅宗 敬重之,後以病告歸……帝東邊過 任城 ,乃幸 均 舍,勑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唐 李白 《任城縣廳壁記》:“ 青衣太昊 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裡。”後亦用以指辭官歸裡仍享受尚書官爵俸祿的大臣。《梁書·何胤傳》:“ 果 ( 王果 )還,以 胤 意奏聞,有敕給白衣尚書祿, 胤 固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衣尚書"漢語詞典釋義

一、詞義解析

指古代官員退隱後仍享受尚書級俸祿待遇的特殊稱謂,字面意為"穿白衣的尚書"。其中:

二、曆史典故出處

典出《後漢書·鄭均傳》:東漢名臣鄭均因清廉勤政受朝廷敬重,退休返鄉後,漢章帝為表彰其德行,特賜其終身享受尚書俸祿,并允許以"白衣"身份領取俸祿,故稱"白衣尚書"。此為曆史首創案例,後世以此代指功成身退仍受尊榮的官員。

三、文化内涵

  1. 政治象征:體現古代"尊賢養德"的傳統,帝王通過物質保障賦予退隱賢臣持續的社會地位認同;
  2. 道德标尺:鄭均因拒收賄賂、谏言匡君而獲此譽,故該詞暗含對清廉剛正品格的推崇;
  3. 身份矛盾性:融合"平民之衣"與"高官之祿",形成中國古代特有的"隱而顯貴"文化現象。

四、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 定義為:"稱退職後仍享受尚書俸祿的官員",強調其非在任卻享高官待遇的核心特征;《辭海》 補充說明其"源于東漢鄭均事,後成典故"。

五、用法示例

權威參考文獻

  1. 《後漢書·鄭均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白衣尚書"詞條(漢典網)
  3. 《辭海》(第七版)"白衣尚書"釋義

: 原始文獻見《後漢書》卷二十七,中華書局1965年版.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Z]. 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白衣尚書”是一個源自東漢時期的成語,主要用來形容清廉正直、品德高尚的官員,後也引申指辭官歸鄉仍享受原官職待遇的大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1. 人物典故:
    這一稱號源自東漢官員鄭均。據記載,鄭均因屢次直言進谏受漢章帝器重,後因病辭官回鄉。章帝感念其清廉,特賜他終身享受尚書俸祿,故被稱為“白衣尚書”。

  2. 文獻記載:

    • 《東觀漢記·鄭均傳》明确記載了鄭均的事迹,并提到“白衣尚書”的由來。
    • 唐代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也有提及:“白衣尚書之舊裡”,進一步擴大了這一稱號的文學影響。

三、擴展解讀

四、總結

“白衣尚書”融合了曆史人物事迹與文化意象,既是對鄭均個人的褒揚,也演變為對清廉官員的泛稱。其典故在史書、詩詞中多次出現,成為中華文化中“清官”的象征符號之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引用,可參考《東觀漢記》、李白詩作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丙向布述不斟嘈嚷常程赤鹽祠監村雞貸救丹石地窰東箭凍雀唐昭烽警幹侯刮語燒書鬼眼惠麗毀顔貨倉皭白籍禮進門九苞就句對具官聚族而居老當鸾膠脔脔緑蓋沒頭神納拜聘士皮軟牽紅線前紀傾巢青連錢曲泉然乃人文科學戎首賽季三焦燒薙沙子束手無策暑夜四海承平孫悟空貪禍同心藕晚香玉危弓溫裕無官一身輕響馬香圓閑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