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伏符的意思、赤伏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伏符的解釋

新莽 末年谶緯家所造符箓,謂 劉秀 上應天命,當繼 漢 統為帝。後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 先在 長安 時同舍生 彊華 自 關中 奉赤伏符,曰‘ 劉秀 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羣臣因復奏曰:‘受命之符,人應為大,萬裡合信,不議同情, 周 之白魚,曷足比焉?今上無天子,海内淆亂,符瑞之應,昭然著聞,宜答天神,以塞羣望。’” 元 郭钰 《早春試筆》詩:“喜聞諸将黃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 清 趙翼 《秦望山》詩:“赤伏符終歸 漢 主,白駒場枉闢 周 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伏符是東漢初年與劉秀相關的神秘預言文獻,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權威資料總結如下:

一、基本定義 赤伏符是新莽末年谶緯家僞造的符箓,宣稱劉秀順應天命,應繼承漢朝正統稱帝。後引申為泛指帝王受命的象征性祥瑞。

二、曆史背景

  1. 王莽篡漢時期:新朝末年社會動蕩,谶緯學說盛行,預言類文獻常被用作政治工具。
  2. 劉秀起兵依據:公元25年,劉秀的同窗彊華獻上赤伏符,其中谶語為:

    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四七"指劉邦建漢至劉秀起兵共228年,"火"對應漢朝五行屬火)。

三、作用與影響

四、延伸含義 後世将"赤伏符"作為帝王受命符瑞的代稱,如元代郭钰詩句中曾引用此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谶緯内容或東漢谶緯文化,可查閱《後漢書·光武帝紀》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伏符這個詞是指一種用于乞巧、祛病等目的的符咒。下面是關于赤伏符的一些信息: 來源:赤伏符起源于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文化,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和保護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赤伏符的拆分部首是火,拼音是chì。它由5個筆畫組成。 繁體:赤伏符的繁體字是「赤伏符」,發音和意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赤伏符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例句:善用赤伏符,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組詞:赤伏符沒有組詞的常見用法,一般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使用。 近義詞:赤伏符的近義詞可以是符咒、護身符等。 反義詞:赤伏符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指與其相反作用的詞語,如邪術或詛咒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