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婦的意思、馮婦的詳細解釋
馮婦的解釋
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盡心下》:“ 晉 人有 馮婦 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衆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 馮婦 ,趨而迎之; 馮婦 攘臂下車。衆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趙岐 注:“其士之黨笑其不知止也。” 宋 王安石 《虎圖》詩:“山牆野壁黃昏後, 馮婦 遙看亦下車。”後用以指重操舊業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為懼,屢勸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貧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 馮婦 而後已。”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二:“我們勸他回東大去繼續學業,他起初很遲疑,以為再當 馮婦 是可恥的事。”
詞語分解
- 馮的解釋 馮 (馮) é 姓。 馮 (馮) í 古同“憑”,憑借,依靠。 馬行速。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婦的解釋 婦 (婦) ù 已婚的女子:婦人。少(刼 )婦。 妻,與“夫”相對:夫婦。 兒媳:婦姑(婆媳)。媳婦。 泛指女性:婦女。婦孺(婦女兒童)。婦幼。 夫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馮婦”是源自《孟子·盡心下》的典故,指代重操舊業的人,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馮婦是春秋時期晉國勇士,以擅長徒手打虎聞名。他後來改行成為“善士”(有修養的人),但某次見衆人逐虎時,又忍不住下車打虎,因此被士人嘲笑。
二、典故解析
-
原文背景
《孟子》記載,馮婦改行後偶遇衆人圍虎卻無人敢近,他“攘臂下車”相助,最終制服老虎。此舉雖受百姓稱贊,卻被士人譏諷“不知止”(未能堅守改行的決心)。
-
成語衍生
由此衍生出“重作馮婦”“再作馮婦”等成語,比喻重操舊業或重提舊事,常含自嘲或調侃意味。例如:“他退休後受邀複出,笑稱自己成了馮婦。”
三、文化延伸
- 文學引用
宋代黃庭堅詩“猛氣厭馮婦”、王安石“馮婦遙看亦下車”均以此典喻指勇猛或重拾舊技。
- 寓言擴展
明代《郁離子》中有一則故事,馮婦被誤認為能救火而喪生,實為後人演繹,強調名實相符的重要性(此說權威性較低,見)。
四、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中性或戲谑語境,如:“疫情下餐飲業艱難,老王重作馮婦,又開起了大排檔。”需結合具體情境判斷褒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馮婦:馮婦是一個四字詞語,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它指的是一個姓氏為馮的女子,也可泛指馮家的婦女。
拆分部首和筆畫:馮婦的拆分部首為冖(mì)和女(nǚ),其中冖為首字母部首,女為後字的部首。根據筆畫統計,冖有2畫,女有3畫,馮婦一共有5畫。
來源:馮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中。它常用于描述馮家的女子,通常具有賢良淑德、賢惠持家的形象。
繁體:馮婦的繁體字是馮婦。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馮婦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沒有明顯差别。
例句:她是個馮婦,賢良淑德,深受家人的敬愛。
組詞:馮婦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如馮婦之道(指馮家女子的兒女教育之道),馮婦盡責(指馮家女子勤勉負責的态度)等。
近義詞:馮婦的近義詞可以是馮家女子、馮氏女子等。
反義詞:馮婦的反義詞可以是他姓女子、非馮家女子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