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肅的意思、匡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肅的解釋

猶匡正。《後漢書·左雄傳》:“自 雄 掌納言,多所匡肅,每有章表奏議,臺閣以為故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匡肅”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匡正、整頓使事物回歸規範嚴整的狀态。從構詞法分析,“匡”本義為方正容器,《說文解字》釋作“匡,飯器,筥也”,引申為糾正、扶助;“肅”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訓為“嚴也”,指莊重整饬。二字組合後形成動詞性結構,多用于描述對社會秩序、禮儀制度或組織紀律的治理行為。

在具體語境中,“匡肅”常見三種應用維度:

  1. 政治治理:如《後漢書·蔡邕傳》載“匡肅宗廟,整齊法度”,指整頓國家禮法制度;
  2. 道德規範:宋代朱熹《近思錄》注“匡肅人倫”強調倫理關系的規範;
  3. 軍事管理:《武經總要》用“匡肅軍紀”表述軍隊紀律整饬。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出現于學術論著中對傳統治理理念的引述,或應用于特定場合的書面表達。語義強度高于普通“整頓”,蘊含系統性糾偏與長效性維持的雙重内涵。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匡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匡肅”意為“匡正”,即糾正、矯正偏差,使歸于正途或恢複秩序。例如《後漢書·左雄傳》中記載:“自雄掌納言,多所匡肅”,指左雄在擔任官職時多次糾正不當行為,整頓綱紀。

2.字義拆解

3.用法與出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形容對制度、行為的規範。例如“臺閣以為故事”表明其行為成為後世效仿的範例。

4.相關詞彙

與“匡”相關的成語如“匡衡鑿壁”(比喻勤學)、“蟬緌蟹匡”(形容名不副實),但語義關聯較弱。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代漢語詞彙的演變,可參考權威辭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襇裙班齒襃禅邊衣裁月镂雲草竊巉崱沖華綢缪未雨戳活兒酢母打髀石地質作用鬥健閤皁苟得行政處罰皓曜厚臉皮候劄畫句號環擁缣布踐盟絞刀接竈進本退末驚車金陵山繼子讵耐克商操略約門狀旁谷爬剔培壅錢包遣散清邈窮軍柔而不犯肉片散艙深曲式凴瞤息姝姝死告活央歎怨天漏甜馨頽老子蛙黾委曲成全文抄公吳歌舞勺閑伴枲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