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磨厲以須的意思、磨厲以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磨厲以須的解釋

亦作“ 磨礪以須 ”。謂磨刀以待。比喻作好準備,等待時機。 唐 白居易 《<因繼集>重序》:“更揀好者寄來,蓋示餘勇,磨礪以須我耳。” 宋 蘇轼 《杭州召還乞郡狀》:“今者忽蒙聖恩召還擢用,又除臣弟 轍 為執政,此二事皆非大臣本意。竊計黨人必大猜忌,磨厲以須,勢必如此。” 宋 嶽珂 《桯史·乾道受書禮》:“若其不許,犬羊豈可責以禮度,則臣願陛下深謀遠慮,磨厲以須,忍其小而圖其大。” 清 李漁 《玉搔頭·逆氣》:“孤家久懷大志,欲建雄圖,向來磨礪以須,今始相機而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磨厲以須”是漢語中常見的成語,其規範寫法應為“磨砺以須”。該成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将斬矣。”其中“摩厲”即“磨砺”,意為打磨使鋒利;“須”指等待。成語本義指磨快刀劍等待出擊,後引申為提前做好準備待時機行動。

從結構分析,“磨砺”指用磨刀石使刀刃鋒利,比喻精心準備或自我提升;“以須”表示“以此等待”,強調行動前的蓄力狀态。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多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隊在挑戰來臨前充分準備的情境,例如:“科研團隊磨砺以須,為攻克技術難題積累了充足數據。”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成語強調“未雨綢缪”的積極态度,與“臨陣磨槍”形成語義對比。在《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中,特别标注其常見誤寫形式為“磨厲以須”,建議以“砺”字為規範用字,因“砺”字從石,更貼合“打磨”的原始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

“磨厲以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ó lì yǐ xū,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持續的準備和努力,等待時機的到來。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典故
    成語出自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3回:“檄文到日,磨厲以須,車馬臨時,市肆勿變。”,原指軍隊備戰狀态,後引申為廣泛意義上的準備。

  2. “須”的含義

    • 部分解釋認為“須”指“須發”,象征時間推移中持續積累(如、9);
    • 更主流的解釋是“須臾”,即短暫的時間,強調隨時待命的狀态(如、7、8)。
  3. 與“磨砺以須”的關系
    兩者為同義成語,可互換使用。“砺”與“厲”通假,均指磨刀石,比喻自我錘煉。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延伸


權威性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東周列國志》典故、詞典定義及常見用法。如需查看更多示例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筆頭兒不一定不足為外人道也城頭子路承指摧撥大便洞啓渎田發煩飯稻飛沙走礫浮辯耕犁拱聽谷策鬼撇駭心動目鶴處雞群後浪推前浪花绶火號火生蓮兼收博采浄了機橋幾頭究悉及物動詞恪固利害梨花盞離離光光蟊賊夢寐綿綴磨快末派木禺人偏發屏翊旗氅旗警清怡取攝濡足散班桑間之音三徵上客收管水研送吏歲候提案無比相品衺道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