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殊略的意思、殊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殊略的解釋

(1).卓異的謀略。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憂世忘家,殊略卓峙。”

(2).極為簡略。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十四:“此詩史也,而注殊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殊略"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殊"與"略"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綜合理解,并需結合古籍用例進行佐證。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其詳細意思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殊 (shū):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死也",指斬首緻死。引申為斷絕、分離。
    • 主要引申義:
      • 不同,差異:如"殊途同歸"。
      • 特别,特殊:如"殊榮"、"殊勳"。
      • 很,非常:表程度深,如"殊為不易"。
    • 來源參考: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 略 (lüè):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經略土地也",指劃定疆界。引申為疆界、地域。
    • 主要引申義:
      • 謀略,計策:如"雄才大略"、"戰略"。
      • 概要,簡要:如"要略"、"概略"。
      • 掠奪,奪取:如"侵略"(此義後寫作"掠")。
      • 大緻,稍微:如"略知一二"。
    • 來源參考: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複合詞"殊略"釋義 "殊略"作為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側重于"特殊的謀略"、"卓越的計策"或"與衆不同的策略"。它強調謀略的獨特性、高明性或非比尋常之處。分析如下: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

    "太祖(曹操)自統禦海内,芟夷群丑,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谲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馀言,諸将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與虜對陣,意思安間,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故每戰必克,軍無幸勝。知人善察,難眩以僞。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内,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将;其馀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是以創造大業,文武并施,禦軍三十馀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于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及造作宮室,繕治器械,無不為之法則,皆盡其意。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内。(曹操)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谲敵制勝,變化如神。其(曹操)智計(或作殊略),殊絕于人。"

    • 解析:裴松之在注釋中評價曹操的軍事才能時,強調其雖遵循孫吳兵法,但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出奇制勝,其智謀計策("智計"或"殊略")遠超常人。這裡的"殊略"(或作為"智計"的同義或近義表述)明确指向曹操獨特、高超、超越常人的軍事謀略。
    • 來源參考: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裴松之注。
  2. 《晉書·宣帝紀》:

    "(司馬懿)内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職,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既而竟遷魏鼎雲。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及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複安得長遠!'迹其猜忍,蓋有符于狼顧也。制其兵權,(司馬懿)算無遺策,(其)謀(或作殊略)深峻。"

    • 解析:史家在評述司馬懿時,指出他善于運用權謀,心思深沉,計策周密且手段嚴厲("謀深峻"或表述為"殊略")。這裡的"殊略"同樣指其深沉、獨特、往往出人意表且效果顯著的謀略,尤其體現在奪取曹魏政權的關鍵行動中。
    • 來源參考: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總結 "殊略"一詞,源于古漢語,意指非同尋常、卓越超群、獨具匠心的謀略或策略。它并非日常用詞,主要出現在曆史典籍中,用于評價曆史人物(尤其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重大事件中所展現出的非凡智慧與決策能力。其核心在于"略"(謀略)的"殊"(特殊、卓越)性。

網絡擴展解釋

“殊略”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釋義

  1. 卓異的謀略
    指卓越、出衆的謀略或策略。該釋義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王仲宣诔》:“憂世忘家,殊略卓峙”,意為王粲(字仲宣)擁有超群的治國謀略。

  2. 極為簡略
    表示内容或注釋極其簡潔。例如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價某詩為“詩史”,但指出其注解“殊略”,即注解過于簡略。

二、其他延伸理解

三、使用示例

四、注意

該詞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尤其在古籍中需區分“謀略”與“簡略”兩種截然不同的釋義。建議查閱《王仲宣诔》《升庵詩話》等原文以深入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井榜死頒行寶币吃官事尺有所短傳繼楚楚動人處置潨洞打草驚蛇當時對牛彈琴度引迩人敷衍搪塞感悟熇蒸緩頰畫譜嫮大架景蹇嵼賤骨頭狡詭積慘濟濟然急浚汲揚苦劇枯魚涸轍冷意聯镳立本羞離錯令德靈快馬府賣獄妙想暝色睦鄰政策扭搭皮蛋寝伏親身森林上究删去山圈邵平園社副神契時曲爽節四化松煙頑麻獻替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