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or the aged and the wise] 老:年長的人。賢:賢良有聲望的人。敬重年老的和有社會聲望的人
又敬老尊賢,凡國中年七十以上,月緻粟帛,加以飲食珍味,使人慰問安否
尊敬年長和賢良的人。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賢,則有慶,益其地。”《東周列國志》第四九回:“又敬老尊賢,凡國中年七十以上,月緻粟帛,加以飲食珍味,使人慰問安否。”
“敬老尊賢”是漢語成語,指尊敬年長者和品德高尚、才能出衆的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幼有序及德才兼備者的推崇。以下為詳細解析:
結構:由“敬老”與“尊賢”并列組成。
出處:最早見于西漢劉向《說苑·修文》,原文提到君主若推行“敬老尊賢”政策,可獲封地嘉獎,反映了古代治國理念中對社會倫理的重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如《東周列國志》相關描述),可參考的曆史典故補充。
敬老尊賢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念,意為尊敬和崇敬老人以及尊重和崇奉有智慧、有品德的人。它強調尊重長輩并呵護他們,同時也強調尊重和崇敬有才德者,為社會樹立正面的道德榜樣。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敬:手(扌)+ 咅(口)+ 壬(人)+ 羊(⺶) - 老:老(⺹) - 尊:寸(寸)+ 寸(寸)+ 小(⺌)+ ⺾(礻) - 賢:貝(貝)+ 肉(⺼)+ 小(⺌)+ ⺾(礻)
來源: 敬老尊賢這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強調家庭和社會對長輩和有德有才之人的尊重。這種價值觀念源于封建社會的父慈子孝思想,強調家族道德規範以及對長輩和知識分子的推崇。
繁體: 敬老尊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敬:敬字最早的寫法是象形字,類似人站在土地上,在對人表示恭敬。後來演變為手撫在心口上部來表示恭敬。 老:老字從最早的人像寫法演變而來,後來加了一個頭部部首表示人的長壽和年老。 尊:尊字的最早形态是古人跪拜的姿勢,下面的部分表示地面。 賢:賢字最早也是象形字,是描繪一個人在重物上攀爬的樣子。
例句: - 我們應該時刻心存敬老尊賢的精神,尊重他人的長幼有别和智慧才德。 - 敬老尊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永不衰退。
組詞: - 敬意 - 尊重 - 衷心 - 廣博
近義詞: - 尊敬 - 敬仰 - 推崇
反義詞: - 不恭敬 - 不尊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