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鼖鼓的意思、鼖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鼖鼓的解釋

大鼓。《書·顧命》:“ 胤 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周禮·考工記·韗人》:“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鼓。” 鄭玄 注:“大鼓謂之鼖。以鼖鼓鼓軍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鼖鼓景鐘催節奏,洪聲考擊徹青冥。” 章炳麟 《官制索隱》:“而鼖鼓、赤刀、 兌 之戈, 和 之弓、 垂 之竹矢,則講武之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鼖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鼓,主要用于軍事活動或重要儀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鼖鼓(拼音:fén gǔ)指形制較大的鼓,通常長度達八尺,兩面蒙皮,敲擊時聲音洪亮。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大鼓謂之鼖。鼖八尺而兩面,以鼓軍事。”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周禮·考工記》
    提到鼖鼓的尺寸:“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鼓。”說明其體積龐大,適合在開闊場合使用。
  2. 《書·顧命》
    記載鼖鼓作為禮器:“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可見其也用于宗廟祭祀等莊重場合。

三、功能與用途

四、相關延伸

五、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文獻通考·樂九》《周禮》等典籍,或參考權威字典如《說文解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鼖鼓是一個字,它的意思是指各種大型打擊樂器。下面是對鼖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部首為鼓,總共有16個筆畫。鼖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一種古時戰争中常用的樂器。 關于繁體字的寫法,鼖鼓在繁體中保持不變,依然是「鼖鼓」這個字。 古代漢字中,鼖鼓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不同。然而,由于繁體字的使用,現代人通常隻會使用繁體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鼖鼓的例句:在慶祝活動上,鼖鼓的聲音充滿了整個廣場。 在組詞方面,可以以鼖鼓為基礎,組成一些與音樂或樂器相關的詞彙,例如:鼖鼓手(指演奏鼖鼓的人)或鼖鼓音樂(指以鼖鼓為主要樂器的音樂)。 關于近義詞和反義詞,由于鼖鼓是一個專用詞彙,它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可能不常見。應該注意的是,根據上下文,可能可以使用其他描述大型打擊樂器的詞語作為近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