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師貞的意思、師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師貞的解釋

(1).謂用兵之道,利于得正。《易·師》:“師貞,丈人,吉,無咎。” 孔穎達 疏:“師,衆也。貞,正也。丈人,謂嚴莊尊重之人。言為師之正,唯得嚴莊丈人監臨主領,乃得吉無咎。若不得丈人監臨之,衆不畏懼,不能齊衆,必有咎害。”《梁書·元帝紀》:“夫剝極生災,乃及龍戰,師貞終吉,方制獖豕。” 唐 陳子昂 《為金吾将軍陳令英請免官表》:“伏願乞賜骸骨,貶歸私第,式清朝序,永睹師貞。”

(2).指軍隊。 唐德宗 《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端旒揖羣後,回輦閲師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師貞”是漢語古典文獻中的特殊詞彙組合,主要見于《周易》等典籍,其含義需結合原始語境及曆代注疏理解。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周易》研究,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

“師”在甲骨文中為會意字,本義指軍隊編制單位,《說文解字》釋為“二千五百人為師”,後引申為軍事行動或領兵之人。“貞”在蔔辭中為“占卜”本義,《廣雅》訓為“正也”,特指符合天地法則的正道。二字組合在《周易·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中形成特定哲學概念,王弼《周易注》解讀為:“興役動衆,無功則罪,故須丈人乃得吉”,強調軍事行動必須由德高望重者統帥且符合道義準則。

曆代經學家對此有延伸闡釋:孔穎達《周易正義》提出“師衆以貞為主”,主張軍事行動的正當性須以民衆利益為基準;程頤《伊川易傳》則引申至“治衆之道,威克厥愛”,賦予其組織管理學的倫理内涵。現代學者黃壽祺在《周易譯注》中綜合指出,該詞蘊含着中國古代“慎戰”思想與“以德治軍”的雙重哲學維度。

語言學層面,該詞屬于《周易》特有的“貞兆辭”結構,與“元亨”“利貞”等詞組構成卦象判詞體系。其語法特征呈現先秦漢語“名+形”式判斷句式,反映早期漢語單音節詞組合的語義凝固過程。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此詞為“《周易》專有哲學範疇”,建議閱讀時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校勘本及高亨《周易大傳今注》等權威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師貞”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軍事領域的核心含義()

  1. 用兵之道,合乎正道
    源自《周易·師卦》的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意為軍隊統帥需堅守正道、以德治軍,才能确保勝利且無災禍。如唐代李紳《到宣武三十韻》中“新律奉師貞”即體現這一用法。

  2. 代指軍隊本身
    在文獻中常作為軍隊的雅稱,例如唐德宗《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句“端旒揖羣後,回輦閲師貞”,即以“師貞”指代軍容嚴整的軍隊。

二、引申的成語含義()

少數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強調教師應恪守職業道德與高尚操守。例如“師”指教育者,“貞”表堅守原則,組合後比喻教育從業者需保持品德純潔。但此用法在古典文獻中較少見,更多見于現代語境下的引申。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隘短騃昧暗塵案覽白翰白皂比較級弊仆茶船怅恨車屋楚詞呆氣叨叨洞徹頓入方以類聚放醉封豨修蛇幹侯高迹歌詩購問犷惡光斯欣貫玉龜玉毀椟衮職捍屏黑五類會心侶奬砺僭視谏憲揭蓋子疾耗嵇散倔然開晴吭嗓柯欘課子口陳利令智昏麟虞龍戰玄黃蜜課你懂的企效人匠食箪漿壺詩勢手版倒持樹幟寺省跳銀通謀文身賢匹小熱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