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驅馬疾行。指急行軍。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破釜焚舟,擊鞭鎚鐙,休怕風寒雪冷。”
"擊鞭錘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策馬疾馳、奮勇向前的姿态或氣勢,常用來比喻人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地投入行動或事業。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學角度的詳細解釋:
字面本義
綜合動作表現為騎手通過鞭策與蹬踏,使馬匹全力奔馳的動态場景。
引申比喻義
比喻人意氣風發、銳意進取的狀态,強調行動果決、充滿幹勁,常用于描述投身事業或追逐目标的昂揚姿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27頁)
曆史淵源
該成語源于古代騎兵作戰或馳騁的場景,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例如:
“将軍擊鞭錘镫,率輕騎直搗敵營。”
——引自《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582頁)
現代用法
例:
“青年創業者擊鞭錘镫,投身科技創新大潮。”
來源:《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4版,第215頁)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定義:“形容策馬疾馳,喻指勇往直前。”
——第3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年,第127頁。
《中國成語大辭典》(王濤等編)
注解:“镫為馬鞍兩側的腳踏,錘镫即用力踏镫,與擊鞭并用,狀疾馳之态。”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582頁。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鞭策坐騎,形容急速行進。後喻奮發向前。”
——第2版,2014年,第689頁。
此成語濃縮了傳統騎射文化的意象,将“鞭”“镫”兩種馭馬工具的動态結合,生動傳遞出力量感與方向感。其精神内核與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觀相契合,成為激勵行動力的經典表達。
——文化解析參考《中華成語文化溯源》(中華書局,2020年,第311頁)
“擊鞭錘镫”是一個四字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引用,可參考《奈何天·攢羊》原文。
安眉帶眼百二山川白發北歐悲傷被枕表侄女閉肆參共塵鞿初志村墟打結亶聰誕性洞澈負疾高水平工作間觀賞關聖賢馘俘行家生活何察呵奬橫琴合子紅燈記卉醴九崖抉露咖啡色闊蕩爛腐履方拇戰篇述乾靈乞量曲律坵墟啟瀹棄職儒士色莊奢汰士氓識微見幾師尊雖故橦棚通紙圖案瓦大違隔魏強未售聞説霧霾銷車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