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委的意思、端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委的解釋

(1).古代禮服。《左傳·昭公元年》:“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 杜預 注:“端委,禮衣。”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長,故曰委。”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 問 謝鯤 :‘君自謂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則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2).始末;底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西行見峰頂洞門西墜處,危峽孤懸,下有長垣環之,仰眺不得端委,則藩府别圃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委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古代禮服制度

指周代的玄端禮服和委貌冠,是貴族在重大典禮中的正式着裝。《左傳·昭公元年》杜預注明确記載:“端委,禮衣也。” 具體包含:

  1. “端”:即玄端,一種黑色、寬袖直裾的上衣,象征端正莊重。
  2. “委”:指委貌冠,一種以黑色絲帛制成的禮冠,與玄端配套使用。

    此裝束用于祭祀、朝聘等儀式,體現禮制規範(如《春秋穀梁傳·僖公三年》載“陽谷之會,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

二、引申義:儀态與行為

由禮服引申為莊重嚴謹的儀容舉止,後進一步擴展為秉持禮法、主持事務的行為:

  1. 儀容莊重

    《資治通鑒·宋紀》胡三省注:“端委,朝服也,言其舉止措置有方。” 形容人儀态端正,舉止合禮。

  2. 秉持禮法

    《宋書·武帝紀》載劉裕“以身範物,先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肅然奉職……端委朝堂”,指以禮法整肅朝綱。

  3. 主持事務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釋:“端委以治事,猶言奉法理事”,如《晉書·王湛傳》稱王承“清虛寡欲,端委政事”。

三、文化意涵

“端委”凝結了古代禮制文化的核心精神:

結論

“端委”從具體禮服制度(名詞),演變為對儀态莊重(形容詞)與主持禮法(動詞)的概括,貫穿其中的是對“禮”的尊崇與實踐。其釋義需結合古代服飾制度、禮制文化及文獻用例綜合理解。


注: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及經典古籍注疏,核心文獻包括《左傳》《後漢書》《資治通鑒》等,釋義均标注原始出處以溯本源。

網絡擴展解釋

“端委”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釋義及來源分析:

一、古代禮服

指古代官員在正式場合穿着的禮衣,特點是衣身端正且下擺寬長。此義項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元年》:

“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
杜預注:“端委,禮衣。”

二、始末或底細

引申為事情的原委、詳細經過。例如:

三、現代延伸用法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氣度高尚,行為正直”,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出處,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黮灘稗耳販目暴兵暴飲暴食悲聲載道骉骉比比皆是豳籥鋤掊燈火萬家地利人和地鋪逗頭貳使仿斅伐性刀風術戆人公何館賓谷狗過路財神過羅行市行思坐憶鶴骖槐煙火器節威反文斤欘急穰穰酒端九閡剌塔颲颲輪番呂武操莽迷丢沒鄧摩诃内廳農桑歉意輕出青叢青州曲勤重秋莢區間軟郎當三名三高穇穇攝空神匾聲習折支屎尿死不回頭泰士提腋昕旦